永兴五年三月十八,破晓的晨光如金箭般刺破南海的薄雾,广州湾的海平面上,一片桅杆的森林,带着满身的风霜与传奇,缓缓浮现。
港口的了望台上,值夜守军手中的黄铜千里镜几乎握持不住,声音因极度激动而撕裂:“回来了——!是镇远号!他们回来了——!”
这一声嘶吼,如同投入静湖的巨石。刹那间,港内所有舰船汽笛长鸣,声震海天;岸上预设的一百零八门礼炮次第轰鸣,沉重的回响撼动着大地。无数百姓从睡梦中惊醒,继而疯狂地涌上街头,港口所有的堤岸、屋顶在极短时间内被人潮淹没,旌旗招展,万头攒动,喧嚣声直上云霄。
在文武百官、勋贵宗室以及无数身着各异服饰的南洋、西洋使节屏息的簇拥下,一个身着明黄龙袍的年轻身影,稳步登上了专为今日搭建的、高达三丈的“观瀛台”。永兴天子朱雄英,竟亲临广州!
他不再是被林奇从鬼门关拉回时那个气息奄奄的病弱皇孙,也不再是初登基时眉宇间尚存一丝青涩、需要林奇与重臣辅佐的年轻帝王。四年的“永兴革新”,已将励精图治的意志铸入帝国的筋骨,他的目光沉静如深潭,望着那支不断靠近、船体上布满风暴侵蚀与战斗伤痕的庞大战舰,尤其是那艘引领在前、黝黑钢铁反射着冰冷光泽的“镇远号”。
“陛下,”贴身太监声音微颤,低声道,“郑都督他们,真的……真的环绕大地一周,回来了。”
朱雄英微微颔首,脸上看不出过多的情绪,唯有负在身后的、微微攥紧的拳头,泄露了他内心的波澜。那是一种亲眼见证自己布下的棋子,已然改变了整个棋盘格局,开创了前所未有之事业的深沉激荡。
“镇远号”舰首,郑和与所有能行动的高级船员、探险队员,皆身着虽经浆洗却依旧庄重的礼服,肃立于前甲板。望着眼前这山呼海啸般的欢迎人潮,听着那震耳欲聋的礼炮与欢呼,以及那高台之上清晰无比的明黄身影,无数在风暴、疾病与战斗中都不曾皱眉的铁血汉子,此刻却瞬间热泪盈眶,肩膀难以自制地抖动。
“下锚!”郑和的声音通过传声筒传遍全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跨越万水千山后的颤抖。
当巨大的铁锚带着沉重的锁链声沉入这片魂牵梦绕的故乡之水,当宽大的跳板稳稳搭上广州港坚实的土地,历时近两年、航程数以十万里计的环球航行,终于在这一刻,画上了圆满的、史诗般的句点。郑和深吸一口气,第一个踏上了跳板,他的步伐稳定而有力,踏上土地后,他整理了一下衣冠,面向观瀛台,推金山倒玉柱,行下最庄重的大礼,声音洪亮,穿透喧哗:
“臣,郑和,奉旨巡弋寰宇,扬威四海,探索未知,今幸不辱命,归来缴旨!”
在他身后,是数千名同样齐刷刷跪倒的、皮肤黝黑、衣衫褴褛却目光如炬的儿郎,他们的吼声汇成一股:“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盛大的凯旋仪式后,舰队带回的、足以改变帝国未来的成果,被逐一、郑重地呈送至天子行在。
当那些装在特制玻璃器皿与木箱中的奇特作物种子——金灿灿的玉米、沾着泥土芬芳的土豆、黑褐色的橡胶籽、红色的咖啡豆、珍贵的可可和烟草种子——被侍卫们小心翼翼地抬过时,引发了观礼人群一阵又一阵难以抑制的惊叹与议论。但最引人瞩目、足以载入史册的,是那份由郑和与徐光启亲自监督、数十名绘图官协力完成的、展开后长达十丈的《大明寰宇总图》。
巨大的、用不同色彩精细渲染的地图在朱雄英和核心重臣面前缓缓展开。它彻底颠覆了沿袭千年的“天圆地方”观念,清晰地、无可辩驳地描绘出一个悬浮于虚空中的球形世界。大明疆域居于图卷中央,气势磅礴,但其疆域之外,非洲的广袤、欧洲的琐碎、南北美洲的雄奇、以及南方那片巨大的、仅勾勒出轮廓的“南方大陆”……各大洲洋的形状与相对位置,第一次如此直观、如此精确地呈现在东方王朝的最高统治者面前。
一条用朱砂绘制的、异常醒目的粗线,标志着舰队完整无缺的环球航线,它如一条红色的巨龙,蜿蜒缠绕在地球仪投影之上,首尾相连,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
“陛下,”郑和手持长杆,指向地图,声音铿锵,带着毋庸置疑的自信,“臣等自广州启航,西行过南洋,穿印度洋,绕行非洲好望角,北上击破佛郎机据点,横渡西洋抵达新大陆巴西,再经加勒比海,越北大西洋、绕行好望角再穿印度洋返回。航路闭合,首尾相连!以此雄证,我等所居之大地,确为球形!佛郎机人所绘海图,于此大节无虚!”
殿内陷入一片寂静,唯有诸位重臣粗重的呼吸声。这一刻,不仅仅是地理认知的颠覆,更是整个天下观、宇宙观的彻底重塑。一个全新的、完整的、属于大明的世界观念,自此深植于帝国中枢,并将辐射至整个文明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神医:开局救活朱雄英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明神医:开局救活朱雄英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