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您这是在收拾什么?"林昭放下手中的碗,走近房门询问道。
李氏手中的动作微微一顿,抬起头来看向儿子。
"昭儿啊..."
李氏的目光落在林昭身上,眼神不自觉地柔和了几分。
李氏想到镇上那座宅子的房契、钥匙都在昭儿那里,心中便踏实几分。
这孩子,才是家里能指望的顶梁柱。
至于林根……
李氏垂下眼帘,嘴角抿起一丝几不可见的凉意。
靠他?下辈子吧。
她心里已经盘算清楚了。
开春后,昭儿就要去黄家族学启蒙,那是正经读书人待的地方。
住在镇上,来回方便,总比天天从村里来回奔波强。
仁义坊那宅子,必须尽快搬进去!
一天都不能再拖!
这念头一定,李氏便寻思着,过几日便是回娘家拜年的时候。
小王楼离得不远,她打算自己带着两个孩子回去一趟。
一来是送些年礼,如今手头宽裕了些,不能失了礼数。
二来,也是想请娘家几个兄弟过来帮衬一把,搬家不是小事,人多力量大。
当然,李氏心底里,也未尝没有一点想让娘家人看看的意思。
看看她李氏,如今也不是从前那个任人拿捏的受气包了!
她的昭儿,有出息!
她走到林昭身边,压低了声音。
“昭儿,娘跟你说个事。”
“娘打算过两天带你和小宝回趟外婆家。”李氏声音很轻。
“一来是拜年,二来,想请你几个舅舅帮忙,咱们早点搬去镇上那宅子。”
林根正时不时关注着李氏,闻言动作一顿,耳朵立刻竖了起来。
这些天妻子的冷淡,他不是没感觉到。
此刻听李氏说要独自带孩子回娘家,连搬家这种大事都不与他商量,林根心里又慌又急,还有一股子说不出的憋屈。
他自知理亏,黄德茂那天带来的消息,他那番话确实混账。
可……可也不能真不把他当一家之主啊!
林根三步并作两步冲到李氏面前,脸上挤出讨好的笑。
“回岳父岳母家啊?那敢情好!”
他搓着手,急切地说道:“这……这女婿哪有不跟着去的道理!我跟你们一块儿去!必须一块儿去!”
那急吼吼的模样,生怕李氏把他撇下。
李氏瞥了他一眼,脸上没什么表情,既没说好,也没说不好。
那眼神,看得林根心里七上八下的。
他可不敢再惹李氏不快,见李氏不开口。
那就是默认了!
想到此,他像得了圣旨一般,屁颠屁颠地去张罗。
家里新得的腊肉,挑了最好的一条。
前几日李氏扯来给孩子们做新衣剩下的那块细棉布,也整整齐齐叠好。
还有镇上买的点心匣子,用红纸包得妥妥帖帖。
林根忙得满头大汗,嘴里还不停念叨着:“岳父爱喝口小酒,回头看看能不能找人带一壶……”
李氏此刻抱着小儿子,站在屋檐下,冷眼看着林根在那儿瞎忙活。
他那副笨拙又带着几分刻意讨好的模样,让她心里堵得慌,又有些说不出的滋味。
罢了。
她终究没再开口赶人,算是默许了他跟着。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
一家四口简单用了些稀粥和杂粮饼子。
林根挑起家里那副扁担,又将昨天打包好的年礼一一码放到扁担两头的框中。
李氏则给小儿子裹得严严实实,抱在怀里。
林昭穿戴整齐,小脸被寒风吹得有些发红,却不见半分娇气。
一家人出了院门,踏上了前往数里外小王楼的路。
冬日的田野一片萧瑟,光秃秃的树枝在寒风中摇曳。
路上的行人不多,偶尔遇见几个赶早的村民,也都是行色匆匆。
林昭跟在父亲身侧,小步走着。
他的目光一刻没停歇,仔细打量着沿途的一切。
破败的茅草屋顶,墙角堆放的枯柴,田埂上的积雪,还有那些面黄肌瘦的村民。
“鉴微”之力悄然运转,那些肉眼难以察觉的细节,如同细密的溪流般汇入他的感知。
空气中弥漫的贫困气息,土地深处潜藏的微弱生机,还有那些行人身上散发出的的浅淡情绪。
这个时代,真实而残酷地展现在他面前。
林昭看了一眼走在前面,抱着弟弟,脊背挺得笔直的母亲。
他明白,娘亲此行,不仅仅是回娘家拜年那么简单。
这是在寻求外援,为搬家做准备。
更深一层,这何尝不是一种无声的宣告。
宣告她李氏,要带着孩子们,开始新的生活了。
一种不再将所有指望都放在林根身上的新生活。
不远处,小王楼村的轮廓渐渐清晰起来。
李氏抱着小儿子,脚步都快了几分。
林根挑着扁担,额角渗出了细汗,却不敢有半句怨言,时不时拿眼角去瞟李氏的神色。
林昭跟在旁边,打量着这个村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靠双眼!从寒门到权倾天下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靠双眼!从寒门到权倾天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