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孤岛回响与灯火重燃
丧尸爆发第二百三十天,清晨七时许。
梅州市五华县,碧桂园小区。
深秋的晨光带着一丝稀薄的暖意穿透灰蒙蒙的云层,吝啬地洒落在碧桂园小区略显破败却异常整洁的院落里。空气中没有了往日常伴的浓郁尸臭和血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合着泥土、草木灰、晾晒衣物以及食物蒸煮后散发出的、复杂却令人心安的烟火气息。
这气息,属于“世安军”。
一个多月前,那个在中心广场尸骸狼藉中宣告成立的集体,如今已不再是简单的乌合之众。三百多人的意志,如同被无形的铁砧反复锻打,在生存的烈焰与铁血的规则下,渐渐熔铸成一个粗糙却坚韧的整体。他们褪去了初时的惶恐与麻木,衣衫虽然依旧陈旧打着补丁,但浆洗得干净,脸上虽然带着风霜和劳作的疲惫,眼神深处却多了一种沉甸甸的东西——安定,以及一种近乎虔诚的归属感。
这一切的基石,是那个名字——李峰,以及他所构建的“世安军”秩序。
“不得烧杀抢掠奸淫。违反者死。”
“人人享有生存权平等。”
“青壮外出,妇孺内守,各司其职。”
“日落禁默,无声保命。”
这四条如同铁律般刻在每个人心头的规矩,是这片末日孤岛的生存法典。简单、冷酷、不容置疑,却又像黑暗中的灯塔,为这群失去方向的幸存者划定了清晰的边界。没有人敢质疑“违反者死”这四个字的分量。一个多月前的广场上,那几个妄想挑战规则、觊觎权柄的倒霉蛋,被愤怒人群撕碎的场面,以及李峰如同路过尘埃般的漠然,早已成为烙印在灵魂深处的恐惧图腾。
然而,这恐惧并非怨毒的种子,反而催生出一种扭曲却坚实的感激。人们惧怕李峰,惧怕他冰冷眼神下蕴含的雷霆手段,惧怕他那柄沾满血污却沉默寡言的霰弹枪。但更多的,是感激。
感激他带来了秩序,终结了混乱无休的自相残杀;感激他分下了宝贵的粮食,让老人孩子不再饿得半夜呻吟;感激他让人清理了盘踞在小区各个阴暗角落的丧尸,让夜晚的嚎叫不再近在咫尺;感激他指挥加固了小区周边摇摇欲坠的护栏,设立了日夜轮值的巡逻队,让这片小小的领地拥有了抵御外界腐肉的屏障;更感激他未曾仗着力量欺男霸女,掠夺享乐。在这吃人的末世里,仅仅是“有饭吃,有衣穿,晚上能躺在不被丧尸袭击的屋子里睡个安稳觉”,已是不可奢求的天堂。
于是,当清晨的微光驱散寒意,碧桂园小区呈现出一种末日之下近乎“正常”的、带着强烈反差感的生机。
靠近围墙内侧,沿着曾经的花圃边缘,被开辟出一垄垄整齐的菜地。土壤是新翻的,带着湿润的深褐色。几个裹着头巾、手臂粗壮的中年妇女正弯着腰,小心翼翼地将储存下来的土豆块茎埋入土中,或者给刚冒出嫩芽的萝卜、白菜间苗、浇水。她们的动作不算熟练,却极其专注。旁边堆着用厨余和草木灰沤制的简陋肥料,散发着并不好闻却代表希望的气味。
稍远处,几根粗壮的晾衣绳绷在两栋楼之间。绳子上挂满了洗得发白的衣物和床单,在微凉的晨风中轻轻摆动。阳光穿透薄薄的布料,在地面投下晃动的光影。负责浣洗的同样是几位年长些的妇人,她们一边低声交谈着昨日的琐事,手上的动作却麻利不减,拧干、抖开、挂起,像精确运转的齿轮。
靠近加固护栏的边界,是巡逻队的领域。六名手持自制长矛(钢管顶端磨尖或绑着锋利的菜刀)的青壮年男子,两人一组,沿着划定的路线缓慢而警惕地行走。他们的目光锐利如鹰,透过护栏的缝隙,扫视着外面那片危机四伏的荒芜之地。偶尔有丧尸被里面的活动吸引,拖着腐朽的躯体靠近护栏,发出低沉的嘶吼。巡逻队员们并不慌张,只需用长矛狠狠刺穿护栏缝隙,精准地捣烂对方的头颅,或者干脆不予理会——只要没有血腥味弥漫开,没有巨大的声响惊扰,这些行尸在白天的大部分时间里,尤其是在冰冷的清晨,更像是一些迟缓而执拗的背景噪音制造者。
“小点声!动作轻些!看好地上,别绊倒!” 一个粗哑但刻意压低的声音传来。是刘振东,他正带着几个人在B1栋楼下清理一处堆放的建筑废料。这些都是过去一个月清理隐患的遗留物。按照李峰的命令,整个小区内部必须保持整洁、通畅,杜绝任何可能藏匿丧尸或引发意外的角落。铁锹和撬棍撞击石块的声音被压到最低,每个人都绷着神经,生怕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整个小区,仿佛进入了一种小心翼翼的、屏息凝神的“伪正常”状态。劳作在无声地进行,交流在压抑的耳语中完成,唯有眼神的交换传递着信息。每个人都严格遵守着那条日落之后必须进入“禁默模式”的铁律。夜幕降临,便是绝对的黑暗和死寂,连婴儿的啼哭都会被母亲死死捂住。这是用无数血泪换来的生存智慧——夜晚的丧尸,对声音和血腥的敏感度会成倍提升,一旦陷入狂暴,再坚固的护栏也未必能抵挡源源不断的冲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辅警黎明请大家收藏:(m.20xs.org)辅警黎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