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铁旗南疆
丧尸爆发第十年,春。
凛冬的余威终于被浩荡南风彻底驱逐,温暖的、带着海洋湿润气息的气流,席卷过南中国的广袤大地。曾经冻结一切的酷寒,在持续数年的全球性气候紊乱后,终于向生命让出了道路。枯黄的大地上,顽强的野草率先顶破板结的土层,抽出嫩绿的新芽,在废墟的缝隙间,在荒芜的田野边缘,在废弃公路的裂缝里,倔强地宣告着又一个轮回的开始。
然而,这生机之下,依旧是沉甸甸的死亡底色。游荡的尸群并未因寒冬而彻底消亡,它们只是变得更加迟钝、腐朽,如同褪色的污渍,依旧顽固地涂抹在文明的残骸之上。只是,在南方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一种新的秩序,一种以钢铁、鲜血和绝对意志浇筑的秩序,已经如同磐石般稳固下来,将死亡牢牢压制在文明的边界之外。
它的名字,叫世安。
广东,广西,福建,上海,香港,澳门……这些昔日繁华鼎盛、人口稠密的沿海明珠,如今都飘扬着同一面旗帜——深沉的墨绿底色,中央是简洁有力的白色“SA”徽记(Safety & Order),徽记下方是两道交叉的银色利剑,象征着武力与秩序的结合。这面旗帜所覆盖之处,便是世安军的疆域,是末世中唯一能提供相对安全和生存保障的“净土”。
十年血火,从梅州五华县那个小小的据点起步,李峰和他亲手缔造的世安军,如同一台精密而冷酷的战争机器,在无尽的尸潮与残酷的人性倾轧中,一路向南,再向东,最终将整个中国南部沿海最精华的区域,尽数纳入掌控。百万身经百战、装备精良、意志如铁的世安军士兵,是这疆域最坚实的基石。他们装备着整合了末世前军工遗产和十年技术攻关成果的制式武器:改进型95-3式突击步枪(更适应恶劣环境,可靠性更高)、大口径反器材狙击步枪(针对变异体)、轻型装甲运兵车、经过特殊加固的99A主战坦克,以及重新恢复小规模生产的武直-10武装直升机。这支军队不事生产,唯一的目标就是征服、肃清、守卫。他们的铁蹄之下,没有怀柔,没有妥协。归顺者,接受秩序改造;反抗者,迎接的只有毁灭性的炮火与精准的子弹。世安军的信条简单而残酷:要么在秩序中生存,要么在混乱中灭亡。
在百万大军的身后,是超过几百万的世安治下民众。他们如同涓涓细流,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依附在这片巨大的钢铁丛林之下,寻求着末世中难得的喘息。世安军控制的城市不再是废墟,而是一座座巨大的、被高耸厚重混凝土围墙圈起来的生存堡垒。围墙之内,是经过清理、改造、重建的“安全区”。电力依靠修复或新建的火力发电厂、小型核电站(上海、深圳等核心城市)以及遍布的风力、太阳能阵列维持;净水厂日夜运转;农业依靠集约化的无土栽培工厂、被严格防护并轮作休耕的土地以及近海养殖(在清除水下威胁后谨慎恢复);工业则围绕着军工、医疗、基础建设、资源回收和有限的生活必需品制造艰难运转。十年间,一套以“生存贡献”为核心的、冰冷但相对公平的社会体系,在世安军的铁腕下建立并运转起来。
而这一切的核心,那个从二十五层钢铁堡垒中走出的男人,此刻正站在中国北方的地理与政治分界线上——黄河。
浑浊的河水裹挟着上游解冻的泥沙和不知名的污秽,在初春的阳光下翻滚奔涌,发出沉闷而亘古的咆哮。河岸两侧,一边是世安军墨绿色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另一边,则是五种不同颜色、不同图案的旗帜,象征着盘踞在黄河以北、被世安军兵锋压得喘不过气的五大残余势力。
河南岸,一片肃杀。
李峰负手而立,站在一处略高的土坡上。他依旧身形挺拔,十年岁月和无数杀伐在他脸上刻下了更深的轮廓,眼神却比当年在碧桂园落地窗前更加深邃,如同无底的寒潭,映不出丝毫波澜。一件挺括的黑色长款风衣下摆被河风吹得微微拂动,露出内里深灰色的世安军高级将领常服,肩章上是简洁的三颗将星,在阳光下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
他的身后,并非只有刘振东、王志刚等最初的班底。十年扩张,世安军早已形成一个庞大而高效的管理层。此刻,在他身后呈扇形肃立的,是整整五六十名世安军的核心高层与精锐护卫。
? 军方核心: 刘振东已晋升为世安军总参谋长,肩扛两颗将星,面容依旧刚毅,眼神锐利如鹰隞,身板挺直如标枪。他身旁是装甲兵司令王志刚,当年碧桂园的保安队长,如今已是统御钢铁洪流的悍将,脸上多了几道伤疤,眼神却更加沉稳凶悍。再往后,是空军司令(负责指挥那支规模不大但至关重要的空中力量)、海军司令(控制着重建的近海舰队和港口)、各大军区司令等,清一色军容整肃,杀气内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辅警黎明请大家收藏:(m.20xs.org)辅警黎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