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归途:从星海到废土
春天,丧尸爆发的第十个年头。
昆仑号,这座悬浮于无尽虚空中的钢铁巨城,沐浴在它自身生成的、模拟地球晨光的柔和光晕里。一百零七层的高度,如同人类文明在宇宙中倔强延伸的脊梁。人造重力系统忠实地维系着内部的秩序,环境模拟系统将舰桥核心区渲染成一个鸟语花香的春日庭院,翠竹摇曳,虚拟的雀鸟在头顶掠过,留下婉转的啼鸣。
李峰在顾婉清房间那张宽大舒适的床上醒来。天花板的模拟景象正从晨曦微露的竹林,悄然过渡到阳光穿过林隙的画面。他睁开眼,感受到身侧床铺的微凉——顾婉清已先行起身。转眼间,从初抵舰队至今,两个多星期已然流逝。
这两个星期,于他而言,是末世烽火中偷得的一段浮生闲逸,却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公务”。
他踏足过“火种”舰队的其他姐妹舰只。
“盘古号”——工业与能源的心脏。随着顾婉清参观时,他被那宏伟的景象震撼:巨大的环形熔炉如同人造太阳般悬于核心舱室,散发着灼热的光芒和低沉的嗡鸣,无数自动化的工程机械臂在强光与高温中精确地舞动,将从小行星带开采的矿石熔炼、提纯、塑造成维系整个舰队运行的骨架与血液。在这里,空气里弥漫着臭氧、金属熔液和高温润滑油混合的独特气味。舰长托雷斯是个秃顶、嗓门洪亮的俄国后裔,热情地拉着李峰在安全走廊里参观了整整半天,拍着他的肩膀,指着那些熔炉自豪地宣称:“李将军!看!这就是我们‘火种’的力量!钢铁的意志!没有这里,昆仑号就是漂亮的玩具盒子!”李峰感受着脚下金属甲板传来的澎湃能量震动,点头认同。他看到了舰队真正的力量之源,也看到了无数身着厚重防护服、在高温和辐射边缘辛苦劳作的“自愿劳工”身影。
“女娲号”——生态与生命的方舟。这里完全是另一番天地。巨大的穹顶下是被分隔成无数独立生态圈的区域:茂密的热带雨林区水汽氤氲,模拟沙漠区干燥酷热,温带草原区生机勃勃,甚至还有一片模拟浅海的碧蓝水域,人造阳光柔和地洒下。舰长艾莉森·陈博士,一位气质温婉却眼神锐利的华裔女性,亲自引导李峰参观了水稻和小麦的立体水培农场——层层叠叠的架子上,绿油油的作物在营养液和特定光谱下茁壮成长;自动化管理的牧场里,经过基因筛选优化的猪、禽类在洁净环境中繁衍;巨大的循环水处理中心如同舰艇的肾脏,保障着数十万人洁净水源的供给。空气清新湿润,带着泥土与植物的芬芳。陈博士指着那些高度自动化、由少数技术人员监控的农业机械对李峰说:“将军,舰队能维持,靠的是盘古号的骨头,女娲号的肉。我们努力复刻地球的馈赠,但终究……”她看着一株在人工环境下盛放的玫瑰,轻轻叹了口气,“终究少了那份自然的混沌与野性。保罗主席希望我们最终能实现小型生态圈的自循环,但目前……我们依然依赖于外部资源补充,尤其是地球输送的特定有机模板和稀缺元素。”李峰在这里看到了舰队生存的脆弱命脉,也看到了对地球不可替代的依赖。
他甚至短暂访问了规模较小的“伏羲号”——科研与技术验证平台。在顾婉清主导的核心实验室里,他看到了令人炫目的未来科技:粒子束武器的小型化试验平台闪烁着危险的电弧;新型能量护盾发生器在测试台上撑起肉眼可见的淡蓝色光膜;生物实验室深处,培养槽中的组织在特殊营养液里微微搏动……顾婉清指着一排复杂的仪器屏幕对他说:“峰,我们一直在尝试分析T-深渊病毒更深层的秘密,寻找除了物理清除之外的任何可能弱点。这些数据,对我们,对地球,都至关重要。”在这里,李峰看到了舰队科技的锋利矛尖,也感受到了顾婉清和她的团队在寂静实验室里燃烧的不灭斗志。
穿梭于冰冷的钢铁回廊,置身于轰鸣的熔炉之畔,漫步在寂静的生命绿洲,触碰着未来的科技锋芒……在舰队的两周,李峰的角色不断切换。他是指挥官,评估着这支人类文明火种的真正实力与隐忧;他是学生,贪婪地吸收着远超地球世代的技术理念;他是丈夫,享受着与顾婉清和两个孩子短暂的温馨团聚;他更是儿子,陪伴着被秘密安置在“静园”的父母,听母亲絮叨着舰队生活的琐碎,陪父亲在虚拟投影的江南水乡画屏前沉默地喝茶。
然而,无论舰队的科技如何发达,环境如何优越,生活如何“安逸”,李峰的灵魂深处,始终有一根弦紧绷着,遥遥指向那颗被蓝色薄纱和灰色尸潮覆盖的星球——地球。他的根在那里,他的战场在那里,他百万将士的性命和数千万幸存者的希望,都沉沉地压在他肩上。舰队的平静,于他而言,如同暴风雨前短暂的宁静港湾,是休憩,更是为了积蓄力量,重返风暴中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辅警黎明请大家收藏:(m.20xs.org)辅警黎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