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阶段(2032.01-2034.06),巩固占领区,清剿内陆抵抗力量,建立隔离墙体系!”画面切换为巨大的工程景象。无数穿着印有“磐石建设”字样工服、面黄肌瘦的日本劳工,在世安军工兵和日籍监工(佩戴蓝色臂章)的皮鞭与枪口监视下,如同蝼蚁般在废墟上劳作。巨大的机械臂吊装着厚重的合金预制板,在东京外围、大阪-神户沿线、以及至关重要的“赤城-九州”海峡隔离带(防止北海道尸潮南下)构筑起连绵不绝、高耸入云的“新幕府之墙”。同时,地图上代表抵抗力量的红色区域被不断压缩至北海道大部、本州北部山地及零星岛屿。“此阶段,我世安军将士伤亡有所下降,阵亡两千一百,重伤一千五百余。日本籍辅助部队在清剿残余抵抗据点、尤其是北海道冰原和中部山区的拉锯战中,再次承受巨大伤亡,战死五万两千余人。”
黄海涛的语气恢复了沉稳,带着掌控全局的力度:“截止今日,公元2036年7月29日,日本占领区现状如下!”屏幕上列出清晰的表格和数据流:
? 驻军力量:
– 世安海军陆战队、陆军驻屯部队: 10万(含舰队岸勤支援)
– 日本籍辅助军(正式纳入世安军后勤及指挥体系,获‘磐石’臂章): 20万
– 总计:30万 (含海、陆、空三军及后勤支援)
? 控制区域:
– 九州岛全境、四国岛全境。
– 本州岛:东京都、神奈川(横滨、横须贺)、大阪府、京都府、爱知(名古屋)、兵库(神户)、广岛、福冈、北九州等主要城市群及精华工业区、港口枢纽(占本州可利用面积的75%以上)。
– 北海道:札幌、小樽等重要港口及南部平原区(约占30%)。
? 人口状况:
– 末日爆发前(2030年预估): 约1亿2600万。
– 现有普查及模型估算(世安军控制区内): 登记在册并纳入配给体系人口:约720万。
– 缓冲区/未收复区(北海道大部、本州北部山区及零星岛屿)幸存者预估: 200万-300万(生存状态恶劣,多为流民或小股匪帮)。
– 总计存活人口: 不足1000万。(此数字一出,决策厅内响起一片压抑的吸气声。十年末世,一国人口十不存一。)
? 秩序建设:
– “赤城-九州”、“东京湾-大阪湾”、“札幌-函馆”三大核心隔离墙体系完成,总长度超过2500公里,关键节点由世安军直接控制。
– 主要城市间高架快速通道(具有防御功能)修复贯通,形成兵力快速投放网。
– 大型港口(横须贺、吴港、佐世保、大阪、名古屋、函馆)完成军事化改造,具备舰队驻泊及战略投送能力。
– 本土工业(残余)纳入“磐石”军工体系,重点恢复造船、精密加工及弹药复装能力。
黄海涛挺直胸膛,声音带着一种征服者的自豪与不容置疑的铁律:“将军!诸位!历时五年血火,我军已在日本列岛主要岛屿、最具战略价值之地,深深楔入‘磐石’之桩!‘世安’之旗,飘扬于每一处要塞、港口与隔离墙哨塔!”画面适时给出航拍镜头:巨大的、印有磐石徽记的金红色旗帜,在横滨港高耸的龙门吊上猎猎作响;在东京残存的摩天楼顶迎风招展;在白雪皑皑的北海道防线哨塔顶端傲然挺立。
“为确保绝对控制与秩序贯彻,”黄海涛的语气转为冷硬,“我军实行**‘世安主脑,日籍躯干’**的铁律!军队指挥权,自上而下,绝对掌握于世安军军官手中!”画面切换为清晰的指挥架构图:
? 方面军/军团级司令: 世安军中将/少将。
? 师/旅级指挥官: 世安军上校/大校。
? 团/营级主官: 世安军中校/少校。
? 连级指挥官: 世安军上尉/中尉。
? 排级(最小作战单位): 世安军少尉/资深士官长(必须为世安公民)!
“即便是仅有十名成员、配属数名日籍士兵的最前沿巡逻小队,其小队长,亦必须由我世安军士官担任!日籍辅助军士兵担任战斗员、劳工监工、基层警备,但其上升通道止步于尉官(需严格审核,无独立指挥权)。所有军事命令、资源调度、人事任免、司法审判之最终权柄,尽归于‘磐石’!”黄海涛斩钉截铁地总结,“此乃秩序基石,不容动摇!”
“哗——!!!”
当黄海涛的汇报落下最后一个铿锵有力的音节,环形决策厅内,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刘振东第一个重重拍响桌面,粗豪的脸上因激动而泛红,吼声震得旁边王小虎掏了掏耳朵:“干得漂亮!老黄!没给咱世安军丢脸!把那些小鬼子收拾得服服帖帖!”
王志刚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也闪烁着赞许,微微颔首:“战略节点控制精准,资源整合效率可观。伤亡比控制在预期之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辅警黎明请大家收藏:(m.20xs.org)辅警黎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