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期货锁利: 推行“蜀锦期货制”。提前一年与吴国顶级大商贾(如江东陆、顾、朱、张等家族代表)签订契约,锁定未来某时(如下年秋)以固定价格、固定数量交割特定等级蜀锦。预收三成定金(可用金、银、铜或吴地特产如珍珠、海盐折抵)。此举一可提前锁定巨额利润、规避吴国市场波动压价风险;二可将巨额定金(实物或货币)立即投入再生产(扩大织坊、招募织工)或他用(如购粮、铸币)。
3.南丝路拓荒(马忠护持): 重启永昌郡(云南保山)通身毒(印度)、缅甸(骠国)的古商道“蜀身毒道”。由绥南中郎将马忠(南中威望极高,夷汉皆服)派精兵护卫大型官商混合商队,发放特制“保商旗”(绣龙纹、盖相印),承诺持旗商队在朝廷控制区内(永昌、越嶲等)免缴夷人部落“过山钱”、“保路费”等杂税。主要换取缅甸顶级翡翠(奢侈品,可高价转手获利)、印度健硕战马(天竺马,改良蜀军马种短板)、以及蜀地急需的名贵药材(如犀角、象牙、檀香)、香料(胡椒、丁香)。
盐铜专营深化: 对朱提(云南昭通)大型银铜矿,在严格保密前提下,有限度使用“霹雳火罐”进行爆破开采(由蒲元派绝对可靠工匠小组指导,严格限定使用范围与监管),开采效率预计提升四成。所产白银、铜料,严格国家专营,白银直接充实国库“养锋库”,铜料优先供应铸币(统一币制“景耀通宝”,稳定经济)及军工(连弩部件、甲片、箭簇)。
指标: 蜀锦贸易岁盈(纯利)稳定在相当于二百万匹绢的价值(以市价折算)。朱提银矿年产量达八千斤(汉斤,约合今400公斤)。南丝路年通行大型官商混合商队不少于十次,每次获利不低于五万匹绢。
第五策:靖边三略(固本培元)
汉中铁壁(王平实施):
1.火沟雷区: 由“虎威将军”王平(沉稳善守,尤擅利用地形)具体实施。在秦岭前线关键隘口(如子午谷北口、傥骆道北口、褒斜道险段),预设大量以易燃油脂(松脂、猛火油)、硝石硫磺混合物填充的隐蔽壕沟(“火沟”)及埋设精巧触发机关(绊索、踏板)的“霹雳火罐”(“雷区”)。此为被动防御杀招,配合王平擅长的纵深堡垒(石制为主,辅以夯土)群,形成梯次防御网。每座堡垒皆深挖防火地窖储粮储水,可独立坚守月余。
2.精兵驻防: 裁汰老弱冗兵,只留精兵(约五万),配发精良连弩及充足箭矢,依托坚固工事进行弹性防御。作战宗旨明确为“挫其锋芒,耗其锐气,迟滞其进”,非求歼灭,只为最大程度拖延消耗魏军,赢得后方反应时间。
南中长治(马忠经略):
1.以夷制夷: 正式册封南蛮王孟获为“世袭南中都督”,赐予金印紫绶、仪仗鼓吹,于滇池筑“都督府”,明确其地位与朝廷的羁縻统治,换取其效忠与部族基本稳定。朝廷岁赐盐、铁、布帛。
2.汉官控源: 朝廷派干练汉官(直属新设“理蕃院”)牢牢控制南中核心盐井(如黑井、白井)、大型铁矿(如易门)的开采与分配权。盐铁为命脉,汉官掌钥匙。
3.归化融合: 强制要求南中各部大酋(洞主、鬼主)子弟(每部至少两人)入成都特设“归化塾”学习汉礼、汉文、律法三年。学业优异者,可授边郡小吏(如县尉、主簿)或留京任用。
吴盟深化(费祎协调):
1.情报共享: 在江陵(或双方认可之前沿重镇如公安)共设“吴蜀联合情报署”。双方派驻高级参谋(如蜀之费祎、吴之诸葛恪级别),约定三日一次(紧急情况如大军异动即时)互相通报魏军主要动向(如大规模兵力调动方向与规模、重要将领任命与驻地变化、大型粮草辎重集结地)。建立专门加密信道(如双套密码本)。
2.有限互助: 约定若魏国大举攻吴(如主力出淮南),蜀承诺在汉中方向发动不低于五万人规模的佯攻牵制(反之,若魏攻汉中,吴需在荆北或淮南方向施压),具体出兵规模、时机、目标需费祎与吴使(如张温)反复磋商,形成书面密约。
指标: 十年内,南中地区需稳定提供一万精锐山地士卒(补充无当飞军)。吴蜀情报传递误判或延误率严格控制在百分之五以下。汉中防线需具备独立有效阻滞魏军十万规模攻势至少三个月的能力。
第六策:法典安民(规矩方圆)
《蜀科增补》(董允主持修订,诸葛亮终审):
1.死罪三审: 凡判死刑案件,必须经县(初审)、郡(复审)、廷尉(中央终审)三级衙门独立复审,卷宗完备,证据确凿无误,无合理疑点,方可执行。防止冤滥,彰显慎刑。
2.役代刑: 对大量非暴力轻罪(如小盗、轻微斗殴致伤、逃役、损毁官物),废除肉刑(笞、杖)及长期监禁(徒),强制以“役”代刑——服修水利、筑道路、垦荒地、协助官营作坊劳作等公益性劳役。既达到惩戒目的,又为国家创造实际价值。劳役时长与罪行轻重挂钩(如小盗三月,逃役半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强汉之墨色如血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强汉之墨色如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