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递驿程法》(太仆杜琼专管):
1.成都-汉中三日达: 此为硬性军令政令传递时限!改革驿站系统,推行“双马轮换制”。每驿常备双马及双倍驿卒,文书抵达,驿卒即刻换马接力,人歇马不歇。重要紧急文书(如军情、天子诏)插特制“赤羽翎”标识(后世“鸡毛信”雏形),各驿见羽翎必须最高优先级保障,延误者严惩。
2.驿道整修: 投入“养锋库”专项资金,征发役夫(优先役代刑者),优先整修、拓宽、加固成都至汉中的主驿道(金牛道、米仓道),削平险坡,加固栈道桥梁,设立路标。
《专利匠爵令》(蒲元推动,少府执行):
1.技改授爵: 对在军械(连弩、甲胄、攻城器械)、农具(新式犁、水车)、水利(堰坝设计、渠网优化)、医药(新方、新疗法、器械)等领域有重大技术改良或发明(需经将作监、太医署等权威机构严格验证实效)的工匠,授予“工师”爵位(共三级:下工师、中工师、上工师,非实官,属荣誉性质爵位)。
2.厚待: 工师本人终身免赋税徭役,其子、孙两代亦可享受部分免税待遇(如免田赋,不免人头税)。此乃前所未有之激励,旨在打破“工之子恒为工”的阶层固化,激发底层工匠创造力与归属感。
指标: 三年内,各郡上报经核实的冤假错案数量下降三成。成都至汉中普通公文传递速度提升三倍(原需十日以上,现需三日达)。五年内,因“役代刑”政策而修缮的水利工程(沟渠、陂塘)总长、道路(驿道、乡道)总里程显着增加(具体数值待统计)。
第七策:育才四途(百年树人)
实务科考(博士祭酒谯周筹备,诸葛亮终审定制):
1.岁举三科: 每年定期于成都开科取士,设:
(1)“农政科”:考农田水利规划、作物栽培技术(稻、麦、桑、麻)、灾害(水、旱、蝗)防治实务。
(2)“匠作科”:考营造法式(宫室、桥梁、城池)、器械原理(杠杆、滑轮、齿轮)、材料(木、石、金属)辨识与特性、基础制图。
(3)“刑名科”:考律法条文(《蜀科》为主)、判例分析、狱讼审讯技巧、文书撰写。
2.注重实操: 考试成绩中,现场操作考核(农具使用与维护、木工基础榫卯制作、模拟断案问供)占比高达五成,经义策论仅占三成,品行考察占二成。彻底改变唯经义是举、空谈误国的弊端。
丞相面授: 每年由诸葛亮亲自从实务科考优异者及年轻有为的低阶官员(如郎官、县令)中,选拔天资聪颖、志向远大、品性坚毅者十二人(取“十二辰”之意),进行为期半年的密集面授。讲授内容为《九州舆图详解》(天下地理、军事要冲、经济区划)、《九章算术》及《算经十书》精要(实用数学、后勤计算、田亩丈量)、以及治国理政心得、历代兴衰得失。此为培养未来帝国核心班底的“门生”。
引贤令(费祎协调外务,董允负责审查): 颁布《求贤令》,昭告天下(重点在魏、吴境内传播),以重金(安家费、田宅)招募:
1.高级工匠(尤其是冶铁大师、造船巧匠、水利专家、纺织能手)。
2.通晓农事的“田师”(擅长育种、土壤改良、精耕细作)
3.精于律法的“法吏”(熟悉刑名、文书、狱政)。
开办国学(开设‘管学’、‘武学’、‘理学’、‘医学’、‘杂学等):凡蜀汉官员秩比六百石以上、将领秩比千石以上者,其子侄辈,年满十二至二十者,无论是否已有官职、学业如何,限一月之内,入成都国学报到!在外任职者之子侄,亦需分批返蓉,参加为期三月之‘轮训’!
指标: 十年内,通过三科取士及《引贤令》,培育和引进各类专业人才(农、工、法)总数达千人,其中能担大任(如郡级农官、将作监大匠、廷尉评事)的高级匠师、农师、法吏不少于百人。
第八策:医养天年(仁心济世)
设太医署(李常领衔): 整合宫廷尚药监及军中疾医资源,正式设立统管全国医政的“太医署”,秩比九卿。由华佗高足、医术精湛(尤擅外科金疮与内科疑难杂症)的李常担任太医令,统领全国医官考核、药材管理、疫病防治。
编撰方书: 李常主持,汇集蜀中名医经验、宫廷秘方及南征所得南方验方,尤其针对南方瘴疠(疟疾、痢疾、蛊毒)编纂《征南瘴疠备急方》,由印书局刊印,分发至南方驻军及郡县官医。
军医制: 每营(约千人)配属两名经过太医署严格培训的“营医官”,并配发标准“急救药囊”(含止血金疮药粉、解毒丸、常山截疟散、治痢药等)。营医官主攻战场急救(金疮缝合、止血、骨折固定)、常见病(冻伤、中暑、疫病)防治。建立伤兵后送体系(轻伤营内治,重伤送后方“伤兵营”集中救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强汉之墨色如血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强汉之墨色如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