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父既允儿臣只此一战,儿臣亦有一请。”刘禅的目光落在子午谷上,声音低沉而坚定,“魏文长(魏延)将军所献子午谷奇谋,虽险,然若能成,或可收奇效,极大震慑魏贼,缩短此战进程,减少我大军消耗,更快达成‘固篱赢时’之目标!”
诸葛亮眉头微蹙,羽扇轻摇:“子午谷栈道年久失修,险峻异常,遇雨则崩。夏侯楙虽怯,长安守军却非摆设。五千精兵,十日粮草,孤军深入,一旦有失……”
“故而不取五千,只予三千!”刘禅打断道,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赌徒般的锐利光芒,“兵贵精不贵多!请相父拨予魏延将军三千最擅山地奔袭、攀援搏杀之无当飞军精锐!儿臣并非要其强攻长安,目标只在‘惊敌’、‘乱敌’、‘焚粮’!魏延将军勇烈,深知此行之险,必会慎之又慎。儿臣想着,即刻秘密派遣最老练之斥候与工兵之士作向导,携带工具绳索,提前半月潜入子午谷,勘察道路,清理险段,加固栈道,寻找隐秘休整点与退路!务必确保行军之可行性!同时,大军主力于祁山方向发动攻势,务必声势浩大,将魏军主力,尤其是张合所部,牢牢吸引于陇右!待长安震动,魏延将军无论能否焚得粮草,务必依约及时撤离,不可恋战!此战,只为策应相父主力,扰乱魏国腹心,迫其分兵,减轻汉中正面压力,加速达成‘赢时’之目标!风险虽存,然若准备万全,以精兵突袭,或可收奇效!”
“而况乎,儿臣此次带来一物,名为霹雳神弹。魏文长如一切顺利,可在长安城下突然使用此物,惊退胆小如鼠的夏侯楙也未可知!”
刘禅语速极快,思路清晰,将一场原本近乎自杀的豪赌,硬生生掰成了目标明确、风险可控的战术奇袭。诸葛亮凝神听着,目光在舆图与刘禅坚毅的面容间逡巡。他看到了年轻君王眼中那份不容置疑的决心,更看到此策若成,确实能极大缩短战事,减少主力消耗,与他“最小代价赢取时间”的核心目标不谋而合。
沉默良久,帐内只有烛火燃烧的噼啪声。诸葛亮缓缓闭上眼,仿佛在进行最后的权衡。当他再次睁开眼时,眸中已是一片决然的清明:“陛下……思虑周详。此策……可行。然,务必万全!”他提笔,在特制的、用于密令的薄绢上,以独特的暗记和印鉴,写下了调兵手令,并附上详细的行动方略——目标:惊扰长安,焚毁横门邸阁或附近大型粮仓,不攻坚城,不图占领,得手即退!路线:子午谷秘道。兵力:三千无当飞军精锐。主将:魏延。行动时间,待大军于祁山方向发动后三日。
“另,”诸葛亮写完密令,看向刘禅,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陛下欲带回马幼常(马谡)?”
“是。”刘禅点头,“马谡长于谋略,尤擅军阵图舆,然……缺乏临阵历练。儿臣观《砺锋十策》中之‘育才三途’,深感人才需在合适位置磨砺。与其令其独当一面险地,不若带回锦官城,于军谋府参赞,以其所长绘制精图、推演沙盘、参研军械改良,亦是报国之道。此战……不容有失。”他话中深意,诸葛亮岂能不知?这是要保全马谡,避免其因缺乏实战经验而重蹈曾经的覆辙,更是为《砺锋十策》储备真正的谋略型人才。
诸葛亮深深看了刘禅一眼,眼中既有对君王洞察的赞许,也有一丝挥之不去的忧虑。他提笔,又写下一道手令:调参军马谡随御驾返锦官城,另有任用。
最后一道手令写完,诸葛亮仿佛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剧烈地咳嗽起来,苍白的脸上泛起病态的潮红。刘禅连忙上前,轻抚其背,将温热的药盏递到他唇边。
“相父……”刘禅的声音带着哽咽。
诸葛亮就着刘禅的手饮下药汁,喘息稍定,目光落在刘禅明显清减却更显精悍的脸上,疲惫的眼中终于露出一丝发自心底的欣慰与感慨:“陛下……此行,受苦了。然……老臣观陛下,目光沉凝如渊,步履坚定如山,言必有中,思虑周详……陛下,真得长大了。季汉有主如此,老臣……死亦瞑目矣。”
他颤抖着手,将两道密令郑重地交到刘禅手中,又解下自己腰间一枚温润的、刻有“汉丞相诸葛”字样的青玉私印,塞入刘禅掌心:“陛下亲持此令,召魏延、马谡密见。如何调度,陛下……可自行宣谕。老臣……信陛下之明断。” 这是将此次奇袭的最终指挥权与对将领的处置权,完全交给了刘禅。
八月中,秦岭深处已初现寒意。一场不期而至的早雪,将赤崖要塞染上了一层肃穆的银白。
刘禅秘密召见魏延、交付密令的过程异常顺利。魏延得闻天子竟亲至汉中,并支持他的奇谋(虽兵力减半),震惊之余,更是热血沸腾,指天发誓,必不负陛下与丞相重托,定当亲率死士,反复踏勘子午谷,务求万无一失!刘禅私下告知魏文长,自己已派遣密使潜会锦官城,派遣皇家精锐白毦军一千供其调遣。最后刘禅目视魏延良久,徐徐道:“魏卿重任在肩。如若大事不成,必爱惜己身,务求全身而退。如若万一遭遇不测,卿家家眷由朕一力照拂之!”魏延含泪叩拜:“陛下大恩,文长永生难报,必将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强汉之墨色如血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强汉之墨色如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