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微微颔首,目光落在药局侧面一间紧闭的屋门上,门楣上挂着一块不起眼的小木牌:“研习所”。
“研习所内,李太医令正召集谯周、李譔等署内精干,并昨日刚从南中永昌郡赶回的两位军医。”董允继续禀报,“所议之事,便是陛下所嘱之《征南瘴疠方》初稿。据闻争论颇烈,尤其对‘瘴疠之源’,有言‘山岚湿热之气’者,有言‘虫蛊邪毒’者,更有署内年轻医官周樵,大胆提出其随军南征时,观察发现恶性疟疾(瘴疟)高发之地,蚊虫极多,病者血中似有‘微虫’(原虫?),疑与蚊虫叮咬相关……此论惊世骇俗,李太医令未置可否,只令其详录观察所得,留待参详。”
刘禅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异彩。在微生物学远未诞生的时代,能有人通过观察提出“微虫致病”、“蚊虫传播”的假说,已是惊才绝艳!这周樵之名,他记下了。
“账目如何?”刘禅问道。
“由御史台派员常驻,每日清点入库药材、所制之药、发放数量,核对‘贫户凭’登记册与免费领药名册,并与售予富户之账目对照。目前尚无纰漏。药材采买,由少府与大司农共管,指定几家信誉尚可之大药商供货,价格压至最低,严防以次充好。”董允回答得一板一眼。
就在这时,药局门口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只见一名衣着尚算体面、管家模样的人,正与门口差役争执:
“我家老爷染了伤寒,急着用药!凭什么要排这长队?这些药我们按市价买还不行吗?”
“这位管事,”差役不卑不亢,“药局规矩,凭‘贫户凭’者优先领药(免费或低价),无凭者需按价购买,但亦需排队,先到先得,概无例外!此乃天子亲谕,董尚书督办的规矩!您若要快,可去城中其他大药铺购买,价格或更高些。”
那管家气得脸色发红,却又不敢真在御设的药局门前闹事,只得悻悻然排到队伍末尾,嘴里兀自嘟囔着“岂有此理”。
刘禅看着这一幕,嘴角微微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权贵的一点不便,换来的却是无数贫民生存的希望。这规矩,破不得!
他最后深深看了一眼那在冬日暖阳下有序运转的药局,看着那些领到救命药的贫民脸上如释重负的神情,看着后院蒸腾的消毒雾气,转身离开了窗口。
“回宫。”刘禅的声音平静无波。董允等人连忙跟上。
暖辇在清冷的街道上辘辘而行。刘禅靠在厢壁上,闭上双眼。汉中相父带病操劳的身影,米仓山洞中灼热的炉火与轰鸣的锻锤,药局前百姓感激的目光,还有那“微虫致病”的大胆猜想……无数画面在他脑海中交织、碰撞。
砺锋之路,道阻且长。然手中紧握的,是相父所赠战袍内那份带着体温之信念,是万千工匠与医者眼中被点燃的希望之火,更是身后这座在寒风中挣扎求存、却又顽强孕育着生机的都城。
暗涌之下,惊蛰已在孕育。十年之约,每一步,都踏在生死存亡的刀锋之上。
喜欢强汉之墨色如血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强汉之墨色如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