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领命!定不负博士所托!”董小禾双手接过素帛和清单,心中涌起一股沉甸甸的责任感和被信任的暖流。这已不再是单纯的抄书换粮,而是参与到关乎万千农田收成、关乎朝廷屯田大计的实际事务中。
他开始在相熟的寒门同窗中挑选人手,也尝试着去邀请几位平日里埋头苦读、性情温和的士族子弟。起初,士族子弟们面对董小禾的邀请,神色间还有些不自然,带着一丝疏离和审视。但董小禾态度不卑不亢,只就事论事,说明任务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或许是因为杨骏案的震慑犹在,或许是董小禾身上那种沉静专注的气质令人难以拒绝,最终有两位士族子弟犹豫着应承了下来。
抄录工作在藏书阁旁一间特意腾出的静室内展开。董小禾作为负责人,仔细地将需要摘抄的段落分派下去,讲解抄录的格式要求,甚至亲自示范几个容易写错的古体字。他专注地伏案书写,笔尖在素帛上流畅地滑动,发出细微的沙沙声。阳光透过窗棂,照亮他沉静的侧脸和一丝不苟的神情。
一位参与抄录的士族子弟,名叫崔琰(并非曹魏名臣,同名),来自清河小房。他起初只是机械地誊写,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被董小禾吸引。这个曾被杨骏踩在脚下的寒门少年,此刻沉静如水,指挥若定,笔下字迹清隽工整,远超自己。崔琰心中那点因出身而残留的优越感,在董小禾专注而专业的态度面前,悄然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复杂的敬佩和自省。他抄录的速度,不自觉地加快了几分,字迹也更加用心。
李邈等寒门学子更是干劲十足。他们知道,这不仅是一项任务,更是在为朝廷出力,证明自己的价值。静室内只剩下笔尖划过素帛的沙沙声,气氛专注而和谐。地域的隔阂、出身的差异,在这共同的目标和专注的劳作面前,似乎暂时消弭于无形。一种基于共同劳作和相互认可的新型同窗之谊,正在这墨香中悄然萌芽。
当董小禾将最后一份抄录完毕、校对无误、装订整齐的农书节录册恭敬地交给负责水利工程的陈式都尉时,这位素来严肃的武将翻看着手中字迹清晰、内容精准的册子,难得地露出了赞许的笑容,用力拍了拍董小禾的肩膀:“好小子!干得漂亮!没给咱们田家村丢脸!有了这些宝贝,开春引水下种,心里就更有底了!”这朴实而有力的肯定,让董小禾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归属感。
景耀八年(公元234年)春正月 长安·太学
新年的气息尚未散尽,太学明伦堂前人头攒动。一场由学规会发起、学正主持的“立信”仪式正在举行。仪式的主角,是即将结束劳役、返回太学(但已被褫夺学籍,需以役代学)的杨骏、韦昌等人。
杨骏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囚服,身形比数月前消瘦了许多,皮肤粗糙黝黑,曾经白皙的双手布满了厚茧和冻疮愈合后的疤痕,眼神中曾经的桀骜被一种深沉的疲惫和复杂所取代。他站在众人面前,迎着无数道或审视、或好奇、或依旧带着鄙夷的目光,身体微微僵硬。
学正的声音严肃而洪亮:“…尔等昔日恃强凌弱,行止乖张,辱及同窗,毁人书物,更败我太学清誉!幸得陛下天恩浩荡,丞相法外施仁,允尔等戴罪立功,以役代学,观其后效!今日期满,当于此明伦堂前,立下信诺,洗心革面!”
杨骏深吸一口气,抬起头。他的目光扫过人群,看到了站在尹赏博士身侧、穿着整洁襕衫、神色平和的董小禾。四目相接,杨骏的身体明显颤抖了一下,随即迅速低下头,避开那平静的目光。他向前一步,展开手中一份誊写工整的帛书,声音嘶哑却清晰地宣读起来:
“罪役杨骏,谨立此信:昔日狂悖无知,恃家世之微荫,行欺凌之恶举,殴辱同窗董小禾,毁其书帛,辱其身心…其行卑劣,其罪深重!…蒙陛下再造之恩,丞相宽宥之德,尹博士不弃教诲…于赈济所服役三月,亲历民生之艰,方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亲承劳作之苦,方知筋骨之痛,刻骨铭心…更感董…董同学以德报怨之胸怀…骏…悔愧无极!今立此信,对天地,对太学师长同窗,立誓:自此洗心革面,谨言慎行,尊师重道,善待同窗。若违此誓,天地不容,人神共弃!”
他念到“董同学”和“以德报怨”时,声音明显哽咽,停顿了片刻才继续下去。当他念完最后一个字,深深弯下腰,将那封言辞恳切、充满悔意的“立信书”高举过头顶,奉给学正时,整个明伦堂前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能感受到这份悔意的沉重和真实。
学正郑重地接过帛书,环视众人,声音沉凝:“望尔等铭记今日之言,以杨骏之悔为鉴!同窗之道,贵乎诚敬仁恕!恃强凌弱者,终将自食其果;以德报怨者,方显胸襟气度!望我太学上下,同心同德,再塑清平!”
仪式结束,人群散去。杨骏独自站在空旷的明伦堂前,冬末的寒风依旧凛冽。他望着太学高耸的屋脊和远处苍茫的终南山,久久未动。三个月的劳役,洗去了他身上的骄纵之气,也让他第一次真正看清了自己曾经的丑陋和浅薄。董小禾塞给他的那个温热的杂面饼,像一颗种子,在他荒芜的心田里种下了一种名为“敬畏”与“良知”的东西。前路迷茫,但至少,那个肆意妄为的杨骏,已经死在了渭水河畔的风雪里。
而在藏书阁温暖的窗边,董小禾正全神贯注地誊录着一份关于陇西羌地新式畜力犁的图说。窗外,几株老梅的枝头,已有细小的花苞在料峭寒风中悄然萌动,蓄积着绽放的力量。
长安武库的最深处,那百枚沉睡的“霹雳神弹”依旧静默。但在这座古老的学府里,一场关于尊严、公正与救赎的无声惊雷,已然炸响,涤荡了阴霾,重塑了秩序,并为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孕育着真正属于未来的、坚韧而蓬勃的生机。
喜欢强汉之墨色如血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强汉之墨色如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