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璿则端坐在前排正中的位置。他坐姿笔挺,一丝不苟,面前的粗陶砚台里墨汁饱满,一支半新的毛笔搁在自带的竹节笔架上。他一边凝神听着先生的讲解,一边在自己带来的、相对光洁的竹简上,用极工整的小字记录着要点,偶尔还写下几个自己的疑问。他的神情专注而平静,仿佛窗外的一切喧嚣,包括日间那艘惊天动地的巨舰,都与他此刻案头的学问无关。唯有那偶尔轻蹙的眉头,似乎还在权衡着“国之重器”与“民生疾苦”之间那沉重的天平。
王元宝坐在张瑄后面一排。他显然对“子曰诗云”兴趣缺缺,一双灵活的眼睛不时偷偷瞟向窗外,似乎在估算着时辰。他面前的桌上摊着一卷书简,但桌下,他的一只手正悄悄在膝盖上比划着,指头快速屈伸,显然是在默算着今日若能贩得一批上好桐油到船厂,扣除脚力、损耗,最终能落下多少利钱。油灯的光映在他眼中,跳动的仿佛是算盘珠子的影子。
古札的目光,最终落在了角落一个空着的、用几块粗糙石头垫着桌腿的破旧小木凳上。那凳子旁边,还坐着一个和他年纪相仿、同样穿着打补丁粗布衣的瘦小男孩,正努力地挺直腰板听着,眼神里有着和他一样的、对知识的饥渴。
就在这时——
“呜——嗡——!”
一声低沉雄浑、穿透力极强的号角声,如同沉睡巨龙的咆哮,骤然划破寂静的夜空!这声音来自遥远的岷江方向,带着水汽的湿润和金属的冰冷质感,清晰地传入了这间小小的学舍。紧接着,是更加清晰、如同闷雷滚过江面的拍竿击水声!
“轰——哗啦!”
虽然相隔遥远,声音已显沉闷,但那磅礴的力量感,依旧震撼人心!
“啊!” 不知是哪个孩子低低惊呼了一声。
刹那间,学舍内所有孩子的动作都凝固了!诵读声戛然而止。
正沉浸在齿轮世界的张瑄猛地抬起头,手中的草茎掉落在地,眼睛瞬间亮得惊人,直勾勾地望向江声传来的方向,仿佛那精妙的绞盘就在眼前转动。
刘璿握着笔的手一顿,一滴墨汁无声地滴落在竹简上,洇开一小团黑迹。他抬起头,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眉头再次蹙起,那艘耗费巨大的巨舰身影似乎又压在了心头。
王元宝的小算盘也打不下去了,他下意识地舔了舔嘴唇,望向江声处,眼中精光更盛,仿佛听到了铜钱撞击的悦耳声响。
坐在角落的小男孩和所有其他孩子一样,都惊愕地、不由自主地循声望向窗外那片深邃的黑暗,小小的脸上写满了惊奇和一丝本能的敬畏。
那位清癯的先生也停下了诵读。他没有责怪孩子们的走神,只是缓缓放下手中的书简,目光温和地扫过一张张被那来自江上的、象征着力量与新生的巨响所吸引的小脸,最后落在了门口那个扶着门框、同样震惊地望向窗外江声方向的羌人少年古札身上。
先生的目光,最后又落回自己面前跳跃的灯火上,那豆大的火焰,虽微弱,却执着地燃烧着,照亮案头书卷上古老的文字,也映照着孩子们眼中好奇、思索或盘算的光芒。
岷江之上,“破浪号”的轰鸣如同宣告新生的战鼓,象征着蜀汉以钢铁与智慧劈开前路的决心。
陋室之内,蒙学的灯火虽小如豆,却无声地燃烧在每一个不同阶层的孩童眼底,点燃着另一种同样重要的、名为“希望”的火焰。
一个在江上以巨力破浪,一个在案头以微光传薪。这江声与灯火,在这苍茫的暮色里,一同刺破了笼罩在时代之上的沉沉迷雾,艰难地、执着地,为这片饱经忧患的土地,勾勒着未来模糊却坚定的轮廓。
喜欢强汉之墨色如血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强汉之墨色如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