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上的字迹因激动和血污而略显潦草,却字字如千钧重锤,敲在每一个人的心上!群臣短暂的死寂后,爆发出震天的欢呼!许多人已是泪流满面!
刘禅的手颤抖得厉害,帛书几乎拿捏不住。他目光急切地在捷报上扫过,最后死死定格在驿使同时奉上的另一件物品上——那是一个被烟火熏得焦黑、边缘甚至有些碳化的皮质卷轴。
他认得!那是杨阜的血图!
刘禅屏住呼吸,颤抖着双手,小心翼翼地解开系绳,将卷轴在御阶之上缓缓铺开。
熟悉的、以血为墨勾勒的陇西山河舆图展现在眼前。那些山川、关隘、道路的标记依旧清晰,只是整幅图卷都弥漫着浓重的硝烟与焦灼的气息。刘禅的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死死地落在了图卷的右下角。
那里,原本是杨阜标注阴平小道、悬魂径的位置。此刻,在斑驳的、被烈火烧灼的焦痕边缘,一行新添的、同样用血写就、却显得更为狂放潦草的字迹,如同八道泣血的伤痕,深深刺入刘禅的眼中:
落款处,虽无署名,但那熟悉的笔锋,那字里行间喷薄欲出的炽烈与无悔,除了夏侯霸,还能有谁?
风卷过宫阙,吹动刘禅冕冠上的玉藻。他久久地凝视着那八个字,手指轻轻拂过那焦痕与血字,仿佛能感受到那字迹主人临终前的体温与心跳。两行滚烫的热泪,终于无法抑制地,从这位年轻皇帝的眼眶中汹涌而出,滴落在冰冷的御阶之上。
这墨色……如血一般……
半个月后的武担山麓,简陋的蒙学馆内。炭盆里微弱的火苗跳跃着,驱不散冬日的严寒。墙壁上,悬挂着一幅精心临摹放大的“杨阜血图”影本。
须发皆白的老塾师,用一截烧得乌黑的炭笔,颤抖着,却无比庄重地在影本地图上“狄道”二字旁边,画上了一面小小的、赤红色的旗帜。旗帜虽小,却仿佛带着灼人的温度。
“娃娃们,”老塾师的声音苍老而沙哑,却蕴含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他用手中的竹杖,重重地点在那面小小的赤旗上,杖尖敲击着墙壁,发出“笃笃”的回响,如同历史的叩门声,“此旗!此土!非笔墨所绘,非言语可书!此乃我大汉征西将军姜伯约,镇北将军魏文长,虎威将军夏侯伯兴……还有千千万万叫不出名字的好儿郎!以命!以血!一寸一寸,从魏狗手中夺回来的疆土!”
摇曳的油灯火光,将围坐在炭盆前、一个个面黄肌瘦却眼神晶亮的羌童身影,长长地投射在那幅巨大的陇西山河血图之上。那些瘦小的、稚嫩的身影,与图上山河重叠,仿佛化作了无数破土而出、迎风挺立的戈矛枪戟,刺破这陇西大地上覆盖的厚重冰雪,直指苍穹!
喜欢强汉之墨色如血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强汉之墨色如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