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场上,来自中央的匠师熟练地演示着清洁马蹄、修剪角质、比对铁掌、下钉固定的全过程。围观的老骑兵们看得目不转睛,时而惊叹,时而蹙眉。
一名唤作老黑头的羌族老马夫,侍弄了一辈子马,是营中有名的“马神仙”。他抱着胳膊,撇着嘴,眼神里满是怀疑。在他看来,这些中央来的匠人,花架子多于实用。
演示完毕,匠师道:“诸位若有疑问,尽可提出。亦可牵坐骑来,一试便知。”
老黑头哼了一声,牵过自己那匹脾气暴躁、蹄部磨损严重的河西骏马“黑风”,瓮声瓮气道:“俺这老伙计,蹄子硬,脾气更犟!你们那些细胳膊细腿的,怕是按不住它!也别说什么铁钉,寻常修蹄它都踢飞过三个人!”
那中央匠师是个年轻人,得了欧承真传,也不气恼,微微一笑:“老人家放心,小子自有办法。”
只见他不慌不忙,先是用几块豆饼吸引了“黑风”的注意,然后手法轻柔却极快地抬起马腿,用绳索巧妙地在马厩柱上固定好。整个过程中,他不断抚摸着马身,低声安抚。“黑风”起初有些焦躁,但在豆饼和那温和手法的作用下,竟渐渐安静下来。
接着,刮蹄、修剪、比对铁掌、下钉……动作行云流水,精准无比。那钉钉子的铛铛声,听得老黑头心惊肉跳,生怕“黑风”突然暴起伤人。
然而,直到四蹄全部钉妥,“黑风”也只是偶尔不安地挪动一下,并未激烈反抗。当匠师解开绳索,“黑风”放下蹄子,铁掌踏地,发出清脆声响。它似乎愣了愣,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蹄子,然后尝试着走了几步,越走越快,最后竟兴奋地小跑起来,蹄声铿锵有力,仿佛凭空多添了几分精气神!
老黑头目瞪口呆,围着“黑风”转了好几圈,亲手摸着那冰冷的铁掌,感受着那坚实无比的触感,半晌,猛地一拍大腿,冲着那年轻匠师翘起大拇指,激动得满脸通红:“神!真神了!俺老黑头服了!陛下圣明!陛下圣明啊!”
自此,马蹄铁在陇西军中迅速推广开来。姜维甚至上书,请求优先为执行山地清剿任务的蛾遮塞“飞狼营”配备马蹄铁,以应对吕梁山的复杂地形。
* * *
消息也传回了锦官城。
少府卿薛琮之子薛明,年方十岁,正在官办学塾进学。其父忙于钱法之争与《蜀锦专贸令》,无暇多顾他。这日放学,他与几个同窗在街边围观一名匠人给拉车的驽马钉掌。
那匹瘦马温顺地站着,匠人熟练地操作着。薛明看得入神,忽闻身旁一个清脆的声音道:“咦?这不是陛下发明的‘马蹄铁’吗?我爹爹说,前线将士的战马都穿上这铁鞋子了,跑起来可厉害啦!”
薛明回头,见是同学费承(费祎之孙)。另一个将作监小吏的儿子也凑过来,满脸自豪:“没错没错!我阿爷说,这是将作监欧少丞……哦不,欧丞公亲手改进的!用的可是百炼钢呢!钉子也是特制的!”
孩子们围着那匹钉好掌的马,看着它拉着车,蹄声嗒嗒地远去,眼中充满了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对那位深宫之中皇帝陛下的崇拜。
薛明回到家中,见父亲薛琮正与几位蜀中大商贾议事,谈的仍是与江东的商战、铜料采购之事。他安静地行完礼,便回到自己书房,铺开纸笔,竟凭着记忆,将那马蹄铁的形状画了下来,还在旁边歪歪扭扭地写了一行字:“陛下智造,护马蹄,强军威。”
孩童无心之举,却折射出这项发明正在悄然渗入帝国的肌理。
* * *
景耀九年,深秋。
当第一场霜降落在秦岭大地时,季汉境内主要骑兵部队、驿站传骑、以及重要辎重车队的役马,已大部钉上了马蹄铁。其带来的效益,开始以惊人的速度显现。
各军上报的战马非战斗减员率,断崖式下降。尤其是驻守地形复杂的陇西、汉中地区的部队,战马因蹄部伤病淘汰的数量,同比下降了七成以上!马匹的可持续作战能力、长途奔袭能力显着提升。后勤压力为之大减,节省下的巨额医疗、淘汰、补充战马的费用,让大司农孟光紧锁的眉头都舒展了许多。
更重要的是,一种无形的信心,开始在军中蔓延。将士们发现,他们无数战友的脚下,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保护。这种保护,源于深宫之中那位年轻帝王的奇思妙想与雷霆手段。皇帝不仅关心他们的生死,亦关心他们坐骑的蹄甲。这份细致入微的关切,比任何赏赐更能凝聚军心。
未央宫,宣室殿。
刘禅再次站在那巨大的西陲沙盘前。听着霍弋汇报马蹄铁推广的巨大成功,他的脸上并无太多得色,只有深沉的平静。
“陛下,此物真乃神来之笔!如今我军骑兵,纵是驰骋于吕梁乱石之中,亦如履平地!将士们皆言,此乃陛下赐予战马的‘铁甲’!”霍弋激动难抑。
刘禅微微颔首,目光却投向沙盘上更遥远的北方,那片广袤的中原大地。他的指尖划过黄河,掠过邺城,最终定格在洛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强汉之墨色如血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强汉之墨色如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