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太后沉默良久,殿中只闻佛珠轻叩之声。终于,她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的通透:“皇帝所虑,是为江山计。哀家虽居深宫,亦知国事艰难。此事…哀家应下了。只是,”她目光变得锐利,“‘凝香苑’一应人等,必得精挑细选,严守宫规。所制之物,务求精纯,宁缺毋滥。若有一丝一毫流入市井仿冒,损了皇家清誉,哀家唯你是问。”
“儿臣谨遵母后懿旨!”刘禅心头一块大石落地,深深一揖。他知道,母亲答应了,此事便成了大半。吴太后在后宫积威甚重,且素来端庄持重,由她出面主持这带着几分“奇巧”之事,最是稳妥不过。
旨意一下,长乐宫后一处闲置的院落迅速被清理出来,挂上了“凝香苑”的匾额。吴太后亲自挑选了十余名年过四旬、沉稳可靠的老宫女和两名精通药理的宦官充任管事。宫苑的花圃被精心打理,蜀地常见的栀子、茉莉、素馨(小朵白花)、木樨(桂花)、瑞香,乃至御花园中移栽的少量兰蕙,成了第一批原料。
蒸露之法,古籍虽有零星记载,却语焉不详。初次尝试,多以失败告终。不是火力过猛,花瓣焦糊,便是冷凝不佳,香气散逸。一位曾在尚药局当过差的老宦官,想起古法炮制药材中的“隔水蒸馏”,提议以陶甑覆于铜釜之上,釜中置水与花瓣,甑顶覆以冰冷铜盘收集凝结的水汽。此法一试,果然有效!当第一滴清澈透明、蕴含着浓郁栀子花香的液体从铜盘边缘滴入白玉小碗时,整个凝香苑都沸腾了。
接下来的日子,是无数次的尝试与调配。单一花香虽纯,却略显单薄。吴太后凭着对香气的敏锐感觉,指点宫人尝试将栀子与瑞香相合,取其清甜;茉莉与木樨相融,取其馥郁;甚至尝试加入少许晒干的柑橘皮或薄荷叶,增添一丝清爽的后韵。盛装香露的瓷瓶,也由少府监精心设计烧制,小巧玲珑,瓶颈细长,瓶身或绘缠枝花卉,或刻“长乐凝香”篆字,以蜜蜡封口,再裹以素锦。
数月之后,第一批数十瓶“长乐百花凝露”悄然送至几位与皇室关系密切的勋贵夫人手中。其香幽微而持久,迥异于寻常熏香或香囊,立刻引起了轰动。求购者络绎不绝,价格自然水涨船高。一瓶(约半两)竟售至三百直百铢钱,堪比中等人家一月用度!帑库的账册上,终于添上了一笔带着花香的进项。
解决了“香”的问题,刘禅的目光转向了“衣”。这一次,他来到了皇后张氏的椒房殿。
张皇后性情温婉贤淑,但并非不知世事。听罢皇帝的难处与想法,她秀眉微蹙,沉吟道:“陛下之意,是要臣妾领宫中尚服局之人,改制女子贴身小衣,向外售卖?”她微微摇头,“此物过于私密,恐…恐有损皇家清誉,亦易惹物议。”
刘禅早有准备,温言道:“梓童所虑极是。寻常兜衣亵裤,自然不妥。朕所言之物,非是市井粗鄙之物,乃取其舒适、护体之要义,加以改良。”他示意黄皓呈上一卷画帛。
画帛展开,是几幅简洁的线描图样。一件类似于汉代已有的“抱腹”或“心衣”,但肩带更宽,承托之处以多层细密柔软的素锦或细棉布衬垫,形成自然的弧度;腰身两侧加缀了可调节松紧的丝绦带子;整体裁剪更为合体,摒弃了宽大无形的旧式样。另一件则类似束于胸下的“袜腹”,但同样加强了承托,下缘延长至腰臀,更显利落。
“梓童请看,”刘禅指着图样解释,“此物名为‘承云内襦’或‘护心软裆’。其用,一是承托,使女子行动更便,尤善骑射劳作之妇;二是护体,以软衬隔绝外裳粗硬摩擦,尤宜肌肤娇嫩者或产后妇人;三是束形,取其合体利落,不显臃肿于外裳之下。材质选用上等细棉、素锦或轻软绸缎,务求精工细作,舒适为上。对外只言是宫中为体恤宫娥劳作辛苦所制,流传至外,供体弱妇人、产后调养之用。由尚服局最可靠的老师傅带着心腹宫女,于宫内僻静处设‘云裳坊’秘制。售卖之事,可托付给蜀中根基深厚、信誉卓着的大布庄,如成都‘锦官记’、‘蜀绣庄’,由其私下向相熟的贵妇闺秀推介,绝不张扬于市井。所得之利,帑库取七成,余下三成,梓童可用来赏赐宫人、周济贫寒命妇,亦是善举。”
张皇后凝视着图样,又抬眼看看丈夫眼中深切的期盼与忧虑,心中那点顾虑渐渐被责任与柔情取代。她出身将门,深知物力维艰,更明白丈夫肩上的担子。这“护心软裁”,看似微小,若真能行得通,亦是解君忧、助国用的法子。
“臣妾…愿为陛下分忧。”张皇后轻声应下,白皙的脸颊微微泛红,“只是这图样尚需斟酌,用料、缝制更需极其考究。妾会亲自把关,务必使其既实用舒适,又不失体统。”
“云裳坊”设在椒房殿后一处守卫森严的库房内。张皇后亲自挑选了尚服局中几位年高德劭、手艺精湛且口风极严的老绣娘,以及她们最信任的几名入室弟子。所有参与之人,皆立下重誓,绝不外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强汉之墨色如血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强汉之墨色如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