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平抚掌大笑:“好说!少府监特供的上等霜糖与明前蒙顶青茗,早已备好!” 他示意伙计交割货物,目光扫过柜坊内川流不息、持飞钱办理汇兑的各地商贾,心中感慨:陛下这“飞钱”之策,真乃点石成金!商货其流,税赋暗增。仅去岁,经他手流转的飞钱便超一亿三千万钱,为关中输送来多少急需的西域毛皮、药材、良马!这无声的“钱流”,其利更甚于刀兵。他看向柜台内,自己那个年方十六、已能熟练操持汇兑簿记的儿子张骏,低声叮嘱:“仔细些!此乃陛下新政之基,国之命脉,不容半分差错!” 少年郑重点头,手指在算盘上翻飞如蝶。
蜀中,少年投笔,茶香远扬。
锦官城,国学明伦堂。窗外春光明媚,堂内却气氛肃然。数十名年龄在十二至十六岁之间的官宦子弟,身着统一的素色襕衫,正襟危坐。
前方,将军姜维一身常服,未着甲胄,却自有渊渟岳峙之威。他目光如电,扫过台下那一张张或期待、或紧张、或犹疑的年轻面孔。
“《孙子》有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姜维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金玉掷地,“尔等生于簪缨之家,长于承平之世,习圣贤书,明忠孝理。然,当此国运相搏、克复中原之际,仅止于笔墨文章乎?” 他顿了一顿,看到不少少年挺直了腰背。
“陛下新颁‘优抚募兵制’,特旨:凡通晓百工之技、能识文断字之良家子自愿投军者,其家田赋减免翻倍!此非仅为恤民,更为求才!” 姜维向前一步,声调陡然激昂,“军中神臂弩,需巧手校准;雷火弩箭,需精算射程;陌刀重阵,需通晓旗鼓号令;粮秣转运,需明簿记统筹!此等位置,岂是仅凭蛮力可胜任?尔等胸中所学,正是大军急需之智!投笔从戎,非弃文就武,乃以尔等之智,铸我大汉之锋镝!”
话音落下,堂中一片寂静。少年们眼中光芒闪动。后排,一个身材略显单薄、眉目清秀的少年猛地站起,他是已故谏议大夫秦宓之孙秦朗:“将军!学生秦朗,虽体魄不及同窗,然自幼随祖父习算学、观星象,于器械图谱亦有涉猎!愿应募参军,效力军前!以所学,报陛下新政养士之恩,雪先辈未竟之憾!” 言辞铿锵,眼中已有泪光。
“好!” 姜维赞许点头。仿佛被点燃,又有数名少年相继站起,有通晓木工的,有擅长绘图的,有精于筹算的。他们或许没有贲张的肌肉,但眼中燃烧的报国热忱与对自身技艺的自信,让姜维看到了蜀汉军队未来的筋骨——一支拥有智慧内核的钢铁雄师。他转头对肃立一旁的董允道:“董公,此等良才,当优先录入将作营、强弩营、中军幕府!严加考校,量才施用!”
董允颔首,素来严肃的脸上露出一丝欣慰。作为肃政廉访司的实际掌舵人之一,他深知新政养廉、重设百工,正需源源不断的新血。这些少年,便是未来的种子。他提笔,在特制的名册上,郑重记下秦朗等人的名字。
皇宫深处,东宫后苑却飘散着沁人心脾的茶香与甜润气息。太子刘璿未着储君冠服,只一身简便的葛布深衣,袖口挽起,正亲自守在一口热气腾腾的铜锅旁。锅内,浓稠的琥珀色糖浆翻滚着细密的气泡。两名少府监的老匠人小心翼翼地将一桶桶经过多层粗麻布过滤的黄泥水,缓缓淋在架设于糖浆上方的特制木斗中。
“殿下,火候差不多了,该下‘霜引’了!” 老匠人提醒。刘璿点头,亲自将一小碗雪白的糖霜结晶(作为晶种)均匀撒入锅中。奇妙的变化发生了,随着黄泥水的不断淋下和晶种的诱导,锅中深褐的糖浆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澄澈浅黄,边缘开始析出细密如沙的雪白晶体!
“成了!这锅‘玉碗霜’成色极佳!” 老匠人喜形于色。刘璿也长舒一口气,用木勺舀起一点细看,结晶均匀,色泽如雪,在春日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他抬眼看向旁边亭中,那里,几位受邀而来的蜀中顶级布商、盐商巨贾之女,正由一位身着淡绿襦裙、气质娴静的少女引导着,进行一场别致的“茶会”。
少女名唤苏蕙,乃蜀郡大商苏双之女,自幼聪慧,被蒋琬特荐协助太子打理新式茶糖贸易。此刻,她素手执壶,动作行云流水,将沸水缓缓注入面前几只素雅的越窑青瓷盏中。盏内,是蒙顶山今春头采的“青茗”嫩芽。水入盏中,蜷曲的翠叶瞬间舒展,如绿云初绽,清幽高扬的栗香混合着春日山野的气息氤氲开来。
“诸位姐姐请看,” 苏蕙声音清越,“此乃太子殿下亲督之‘青茗’,取其嫩芽,以炒青秘法制成。无需碾磨烹煮,沸水倾注,片刻即得。” 她将一盏茶奉与一位年长的盐商之妻王氏,“姐姐请品,其味如何?”
王氏轻啜一口,闭目细品,脸上先是惊异,随即化为陶醉:“香!真香!入口清冽,回甘悠长,全无旧日茶饼的苦涩滞重!更妙在这冲泡之法,简便雅致!” 其他几位贵妇闺秀也纷纷品尝,赞不绝口。
苏蕙浅笑,又取过一只小碟,上置数颗雕琢成梅花、如意形状的晶莹小方块。“此乃‘玉碗霜’所凝‘糖玉玦’,清甜不腻。” 她将一粒“糖玉玦”放入王氏盏中,“姐姐再试这‘糖茶’之味。”
王氏依言,盏中清茶融入糖块,甘甜立生,与茶香完美交融,化作一股温润熨帖的甘泉滑入喉中,浑身毛孔都似舒展开来。她忍不住喟叹:“妙绝!此物一出,天下茶饮,尽皆失色矣!”
“姐姐好品味。” 苏蕙趁势道,“殿下之意,此‘青茗’与‘糖玉玦’,不仅供我蜀中闺阁雅趣,更要扬帆出海,远售西域、南越。其利丰厚,更可扬我大汉物华天宝之名。诸位府上商路通达,不知可愿与少府监共襄盛举?首批专供海外的‘贡品级’茶糖,优先配额,利润分成可再议…”
亭外交谈声隐约传来,刘璿听着苏蕙不卑不亢、进退有度的推介,看着商贾女眷们眼中闪烁的意动光芒,心中大定。这看似风雅的茶会,实则是开辟财源、维系庞大战争机器的无声战场。苏蕙这等商贾之女展现的见识与手腕,正是新政之下,蜀地勃勃生机的缩影。他招手唤来心腹内侍:“传话给蒋公与董公,蜀中白糖、青茗外销之利,今年务必要再增两成!此乃军资活水,断不可竭!”
喜欢强汉之墨色如血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强汉之墨色如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