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权点点头,目光又转向旁边一个略显文弱、正握着笔在竹简上认真书写名字的年轻士卒:"你呢?为何留下?"
年轻人有些腼腆,放下笔,恭敬回答:"小人李阿福,吴郡吴县人,原在江陵水寨粮秣库做记账文书。小人......小人读过几年私塾,认得些字,会打算盘。都督府告示说,入南海水师,有技艺者优先录用,饷银从优......小人想试试,或许......或许能当个书吏?总比回乡种地强些。"
"很好!"黄权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真实的赞许笑容,伸出手,在那年轻人略显单薄的肩膀上用力拍了拍,"有技在身,何愁无用武之地?好生做事,恪尽职守,自有前程!"他旋即环视周围那些或紧张、或期待、或麻木的面孔,朗声道,声音洪亮,带着鼓舞人心的力量,"尔等既入南海水师,便是我蜀汉水师一员!无论出身,一视同仁!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安心操练,为国戍江!你们的饷银,朝廷一粒米、一文钱都不会少!更不会让你们饿着肚子保家卫国!本督在此立誓!"
"谢都督!"
"愿为都督效力!"
"愿为大汉效力!"
......
士卒们感受到黄权话语中的那份真诚与力量,又亲眼见到这位威严的大都督亲自过问,心中那份因降卒身份而生的忐忑和疏离感,顿时消减了大半。激动和归属感在人群中蔓延,回应声起初有些杂乱,很快便汇聚成一股不小的声浪,在江面上回荡。一直跟在黄权身后不远处的朱然,默默看着这一幕,心中暗叹:刚柔并济,恩威并施,雷霆手段之后不忘怀柔安抚,这位黄老都督统御人心、驾驭降军的手段,果然老辣无比。短短时日,便让这群新附之卒的心,向着新朝和新主,靠近了几分。
黄权转身,目光越过繁忙的码头和新建的营寨,投向遥远上游,那西陵峡的方向。目光变得深沉而凝重。那里,王平、罗宪的"惊雷"床弩日夜不停的轰鸣,如同闷雷滚滚,象征着蜀汉对陆抗残部最后的抵抗据点施加的、毫不松懈的巨大压力。他对侍立身边的副将沉声下令:
"传令王平、罗宪:陆延残部若三日之内再不奉谕归降,三日后辰时,发动总攻!水陆并进,不必再留手!务求全歼,不留后患!"
"同时,"黄权眼中精光一闪,"将朱然将军率东海水师接收句容、丹阳等地归顺,剿灭陈武逆贼,以及今日新卒踊跃入营之情形,详加记录,写成露布(捷报文书),用强弓射入峡江吴军残垒!告诉他们,顽抗之路已绝!归顺之门尚开!是生是死,荣辱存亡------一念之间!"
"诺!"副将肃然领命,转身疾步而去。
江风猛烈,吹拂着黄权身后那袭猩红的大氅,如同翻卷不息的血色战旗,猎猎作响。他独自屹立在"镇江"号高耸的船头,身影挺拔如标枪,仿佛江心的定海神针。长江,这条曾撕裂山河、分割三国的巨龙,如今终于被蜀汉牢牢攥在掌中。接收、整编、招抚、弹压......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如同一盘刚刚展开、布满杀机与生机的庞大棋局。而他黄权,这位新任的江东都督,正以其铁腕与怀柔并施的手腕,在这片刚刚归于平静却暗流涌动的土地上,落下一枚枚关键的棋子,勾勒着蜀汉一统江表后第一幅治世蓝图的轮廓。远方,长江奔涌,浩荡入海,象征着这个新生帝国的疆域与雄心,正向着无垠的未来,澎湃前行。
喜欢强汉之墨色如血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强汉之墨色如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