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铜咧嘴大笑,声震四野:“哈哈哈!谢陛下!俺老雷就是个粗人,就知道陛下不会忘了俺!这酒俺留着,等下次砍了卫温那老狗的脑袋,再与兄弟们痛饮!”憨直的话语引来一阵善意的哄笑,冲淡了现场的庄严,却更显真实。
“医官李旻,仁心仁术,妙手回春,于血火硝烟间临危不惧,救死扶伤,保全众多将士性命,功在无声,德泽三军。特擢为太医令丞,领夷州医官事,赐爵五大夫,食邑三百户,赐金八十斤,帛百五十匹,赐《神农本草经》精缮本一部、宫中秘制金疮药及解毒散各十瓶,银针一套。”
李旻没想到自己竟得如此重赏,且爵位、官职、赏赐一样不少,眼眶瞬间红了,上前深深一揖,声音哽咽:“卑……卑职李旻,谢陛下天恩!陛下如此看重医道,体恤士卒,卑职……卑职唯有殚精竭虑,精研医术,教习生徒,让我大汉军中,少一份伤亡,多一份保障!”其言真挚,闻者动容。
“参军诸葛谦,明察秋毫,心思缜密,梳理情报,甄别供词,于细微处洞察卫温遁逃之秘,年轻有为,颇有父风。擢为参军祭酒,赐爵官大夫,食邑二百户,赐金五十斤,帛百匹,赐帛书《孙子兵法》及《吴起兵法》各一套,紫檀木算盘一具。”
诸葛谦深吸一口气,努力保持仪态,出列行礼,声音清越:“臣谦,谢陛下恩典!陛下励精图治,目光如炬,方能从谏如流,明察万里之外。臣愿效仿家父,竭尽智虑,于幕府之中,为陛下、为大军贡献绵薄之力!”
随后,天使又宣读了对雷铜麾下表现突出的军士、李旻医护营中的得力助手、朱然水师中勇猛舵手炮手等数十人的具体封赏,或晋爵一级,或赐金帛,或擢升军职,无一遗漏。每一个名字被念出,都引起一阵小小的骚动和羡慕的赞叹。最后诏书明言:“其余各级将校士卒,依功各有封赏,或晋爵,或赐金帛,或增饷禄,皆由尚书台、大司农府协同兵部,严格核验功绩,造册下发,绝不使一人向隅!所有阵亡将士,抚恤加倍,由其同袍及地方官共同见证,送至家中,家中免赋税三年,子女由官府抚养至成年,择优入学!”
“陛下万岁!大汉万岁!”校场上终于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发自肺腑的欢呼声,声浪直冲云霄,海鸟惊飞。恩赏如此丰厚、公平、细致,覆盖了从统帅到最底层士卒的每一个有功之人,甚至连牺牲者的身后事都安排得如此周到,如何不让人热血沸腾,誓死效忠?
然而,天子的恩泽与远见并未止步于此。待欢呼声稍歇,天使请出第二道诏书,语气变得无比庄重沉凝,仿佛带着来自长安未央宫的肃穆与哀思:
“制曰:夫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何以抚众?曰念功恤亡。今夷州之捷,将士用命,固有封赏以酬生者,然黑夫等五斥候,及此役所有殉国将士,捐躯疆场,血染异土,其忠烈之气,可贯长虹,其英灵之名,岂可湮没?”
“朕每思之,未尝不扼腕叹息,痛彻心扉。将士为国效死,非为爵禄,乃为忠义,为社稷,为黎民。其身虽殁,其功永存,其名当永昭日月,受国人之敬仰,享万世之香火!”
“特旨:于长安城北,渭水之阳,择风景秀美、地势高亢之吉地,兴建‘大汉英烈陵园’!敕令将作大匠,精选石材,延聘名匠,勒石立碑,永铭所有为国捐躯将士之姓名、籍贯、爵位、功绩!自黑夫、王戟、赵勇、孙荆、陈胆五义士始,凡我大汉将士,无论官职高低,出身何处,但为守土开疆、讨逆平叛而殁者,经兵部核验,其名皆可入此陵园,受千秋万代之祭奠!”
“朕将手书首碑之文:‘大汉英烈,永镇河山’,并命每年清明,由丞相或太尉率文武百官,具太牢之礼,亲往致祭,诵读祭文,安英魂,慰忠烈。朕若得暇,亦必亲往!此制,非独为今日,乃为万世法!永为定例!”
静!
死一般的寂静!
诏书的声音早已停止,但每一个字却像惊雷一样,反复在每一位将士的脑海中炸响。他们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是简单的抚恤,不是短暂的哀荣。是陵园!是碑林!是天子手书!是百官年祭!是万世香火!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的牺牲,将被国家以最高规格永久铭记!意味着他们不再是史书上冰冷的数字或无名无姓的“某卒”,而是有名有姓、有籍贯有功绩、被后代子孙瞻仰的英雄!意味着他们用生命换来的,不仅仅是家人的抚恤,更是整个家族的荣耀和社会的尊崇!
不知是谁先发出了第一声压抑不住的哽咽,像一根导火索,瞬间点燃了全场的情感。那些在战场上断胳膊断腿都不曾皱眉的硬汉,那些面对尸山血海都不曾退缩的锐士,此刻却如同孩子一般,泪水夺眶而出。他们用力咬着嘴唇,肩膀剧烈地颤抖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强汉之墨色如血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强汉之墨色如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