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誓师出发,浩浩荡荡,经武关道,出荆州,计划乘船顺江东下,至广陵郡(今扬州)入海,由大汉水师船队接应,跨海直扑朝鲜半岛南端。这条路线虽绕远,但借助水路,可大大节省步兵长途跋涉的体力,并能达成战役的突然性。
船队航行于海上时,赵广与邓艾、钟会于旗舰舱室内反复推演战术。
“据陈沧情报,斯卢部核心聚居区位于洛东江支流一片河谷盆地,四周山林密布,其主寨‘金城’(虚构,非后世新罗金城)倚山而建,多以木石结构,颇为险峻。”邓艾指着粗糙的地图,声音平稳,“强攻难免伤亡。我军可分兵三路:”
“一路,由末将率领山地营主力五千,从正面逼近,吸引其注意力,伴作强攻。”
“二路,遣一偏将,率山地营三千,迂回至其侧后山林,寻找小路,奇袭其寨后或粮草囤积点。”
“三路,请钟参军率剩余两千山地营及所有陷阵营,携带攻城器械,秘密运动至另一侧翼待命。一旦前两路打响,或敌寨露出破绽,即刻以陷阵营为先锋,猛攻其最薄弱之处,一举破寨!”
钟会补充道:“将军,还需派小股精锐,携带强弩火药,提前潜入其周边要道,设伏阻击可能来自其他韩部(如伯济部)的援军,并截断金阏智逃亡路线。”
赵广听完,颔首认可:“士载之策甚妥,士季补充亦是关键。就依此而行。切记,陛下要的是犁庭扫穴,不留后患!此战,不必留情!”
“末将遵命!”邓艾、钟会齐声应道。
***
几乎在赵广出发的同时,第三路大军也从吴郡海盐港(今浙江海盐)启航。
统帅是横海将军陆抗,这位水战名将再次回到他熟悉的领域。副手为猛将丁奉(字承渊),原东吴旧将,科举之后更是屡立战功,以勇悍和水战经验丰富着称,被特意调来协助陆抗。
这支力量以大汉水师主力为主,包括“长安”号等巨型楼船五艘、大型艨艟斗舰二十艘、中型战船及运输船百余艘。船上载有水军士卒八千,以及用于登陆作战的精锐步卒五千。
他们的任务同样艰巨:
一是要控制海权: 彻底封锁朝鲜半岛南部海域,切断斯卢部与倭国尤其是伊都国、奴国的一切联系,并威慑所有三韩部落,使其不敢从海上支援斯卢部或与倭人勾结。
二是要登陆威慑: 视情况需要,在辰韩、马韩、弁韩海岸选择要点登陆,展示军力,支持赵陆军行动,并清剿可能存在的沿海倭人据点。
三是打通通道: 为未来可能向倭国方向的军事行动或外交行动奠定基础,建立前进基地。
陛下的意图很明确:陆抗这一路,是保障赵广行动成功的海上铁壁,也是将来帝国力量向更东方投射的关键支点。
陆抗与丁奉站在“长安”号舰桥上,望着眼前舳舻千里的庞大舰队,心中豪情万丈。
“承渊,此番跨海东征,非比寻常。海况复杂,敌情不明,倭人水军虽不及我,然其熟悉水文,善于小股袭扰,不可不防。”陆抗冷静地分析。
丁奉拱手,声如洪钟:“将军放心!末将已令各船加强警戒,多派小艇探查前方水文。倭奴若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回!正好试试咱们新改进的拍杆和船弩!”
陆抗点头:“好。传令各舰,保持队形,遇有可疑船只,先行警告,若不听从,可立即击沉!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确保海上通道安全,让赵将军的陆军无后顾之忧!”
风暴前夕
就在汉军三路大军分别扑向各自目标时,那封装着最后通牒的国书,也被快马送到了朝鲜都护府。马岱立刻选派了能言善辩、熟悉韩语的汉官为使,在一队精锐骑兵护卫下,前往斯卢部。
斯卢部金城,首领金阏智得知汉使到来,心中惴惴不安,但仍强作镇定,召集部中心腹商议。
汉使昂然入帐,并无太多礼节,直接展开国书,朗声宣读。帐中斯卢部贵族们听着那严厉的措辞、具体的罪状和最后期限,脸色越来越白,不少人额头沁出冷汗。
金阏智听完,面色变幻不定,强笑道:“上国天使息怒。袭击汉军之事,绝非我所为,定是他人栽赃!至于与倭人往来,不过是寻常贸易……”
汉使冷冷打断:“金首领!事实俱在,铁证如山!陛下天恩,给予尔等二十日期限,已是仁至义尽!莫要自误!是交出凶犯,自缚请罪,还是等待天兵降临,玉石俱焚,尔等好自为之!”说完,也不多言,拂袖而出,率护卫骑兵扬长而去。
帐内一片死寂。良久,一名长老颤声道:“首领……汉军……看来是动真格的了……我们……我们如何是好?”
另一名与倭人往来密切的武将却厉声道:“怕什么!汉军主力远在长安,劳师远征,能来多少?我们金城险固,山林密布,汉军来了也讨不了好!倭国伊都国主已承诺,若汉军来攻,他们会派兵船支援!”
金阏智眼神挣扎。他既有野心,又对汉军的雷霆手段心存恐惧。最终,侥幸心理和膨胀的野心占据了上风。他一拍桌子:“哼!汉人欺人太甚!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们若真敢来,就让他们尝尝我们斯卢勇士的厉害!立刻加强戒备,多派哨探!同时,再派快船去倭国,催促他们尽快支援!”
喜欢强汉之墨色如血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强汉之墨色如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