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元季雪覆边尘,未央烛火勘敌邻。
三弓弩劲穿寒雾,一炬球高探虏垠。
伯约持麾筹北伐,折罗狂语傲南垠。
待得春风过玉门,雷霆十万扫胡尘。
肇元三年的季冬,在朔风与谍影中悄然流逝。未央宫暖阁内的炭火似乎永不熄灭,将窗外呼啸的寒风与纷飞的大雪隔绝在外,只留下舆图上渐次清晰的标记与决策者眉宇间日益凝重的杀伐之气。
刘禅再度展开那幅巨大的羊皮舆图,目光如炬,掠过陇西、北地,最终定格在阴山以北那片代表南匈奴的广袤空白区域。诸葛亮立于其身侧,羽扇轻摇,眼神却锐利如鹰隼,扫过舆图上每一处关隘河流。
“陛下,丞相,各方情报已汇总核实。”陈遥的声音打破了沉寂,他指尖点向舆图几处,“南匈奴主力确于漠南龙城周边集结,约八万骑,但其粮草囤积之地却分散于三处:狼山南麓、涿邪山西侧河谷,以及……此处,居延海以北的隐秘绿洲。其王庭与右贤王部驻地相距三百余里,斥候回报,双方人马近期确有数次小规模摩擦,互有损伤。”
刘禅沉吟片刻,手指重重敲在长安所在,然后向北划出一条凌厉的弧线:“势已至此,非战不可。朕意已决,开春雪化,即发兵北伐,犁庭扫穴,永绝后患!”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暖阁内寥寥数人——诸葛亮、刚刚奉诏赶回的卫将军姜维、靖难军统领张翼,以及一位面容略显苍白却眼神亢奋的年轻将领,钟会。后者因在陇西平叛中率轻骑迂回断敌粮道、作战骁勇机敏而被破格擢升,此次亦被急召入宫。
“北伐主帅,伯约。”刘禅看向姜维,语气不容置疑,“汝久镇陇右,熟知羌胡习性,通晓边塞地理,更兼沉稳多谋,朕将北伐大军托付于你。”
姜维猛地单膝跪地,甲叶铿锵作响,声音沉毅如铁:“臣姜维,领旨!必竭股肱之力,扬汉室天威,不负陛下重托!”
“起来。”刘禅虚扶一下,继续道,“张翼为副,统领靖难军及北地诸部兵马,为大军左翼,策应主攻。”
“末将领命!”张翼独臂抱拳,眼中战意熊熊。
刘禅的目光最后落在钟会身上:“钟会,朕知你善奔袭,敢冒险。命你为先锋,率五千精骑,并调拨羌骑一千归你节制。开春之前,给朕扫清大军北出边塞的所有障碍,击溃任何敢于靠近边境的南匈奴游骑,确保大军出击通道畅通!可能做到?”
钟会脸上掠过一丝激动与傲然,迅速跪倒:“陛下放心!臣必让南匈奴未闻大军至,先丧胆于边关!”
“好!”刘禅颔首,随即走到案前,那里已铺开数卷兵械图册与文书,“此战,敌众虽为骑兵,来去如风,然我汉军亦有破敌之法。诸位且看——”
他示意侍从展开几张绘制精细的图纸。第一张画的是一种结构复杂的重型弩机,标注为“元戎改进型三弓床弩”;第二张则是数个奇形怪状的铁疙瘩,配有木柄或引信,注明“震天雷”(原始手雷)、“火药包”;第三张画的是一种庞大的以牲畜牵引的抛石机,但其抛射物并非巨石,而是绘有爆炸标识的圆球,旁书“霹雳神炮(实验甲型)”;最后一张则让所有将领瞳孔一缩——那是一个巨大的以皮革或绸布制成的球体,下悬吊篮,旁注“孔明灯升格版——飞天球(侦查用)”。
即便是诸葛亮,看到最后一张时,羽扇也微微一顿,眼中露出惊奇与思索。
“陛下,这些……”姜维率先开口,语气带着难以置信的探究。他熟知军械,却从未见过如此奇思妙想。
“此乃少府与将作大匠麾下巧匠,根据古籍残篇、西域秘术以及……朕的一些设想,历时数年秘密研制之物。”刘禅面不改色地解释道,将其归咎于古籍与西域秘术是早已想好的托词,“虽多处于实验阶段,然此次北伐,正可检验其效!”
他走到舆图前,拿起一支朱笔,开始勾勒战术构想。
“南匈奴战法,倚仗骑射,惯用骚扰、包抄、突袭。我军若与之平原浪战,即便取胜,亦损失惨重。故朕与丞相议定,此战核心,乃‘以步制骑,以器代力,扬长击短’!”
朱笔点在预设的主战场区域。
“伯约率主力布阵于此,依托地形,或以车阵为辅。阵前三十里,便派出轻骑与‘飞天球’进行不间断侦查,务必掌握敌军主力动向。”
“敌军若来,先锋钟会部羌骑与其游骑纠缠,诱其深入我预设阵地。其轻敌冒进之际,先以实验阶段的‘霹雳神炮’远程轰击!此炮发射火药包,声如霹雳,火光冲天,虽精度不足,然足以惊其马匹,乱其阵型!”
姜维、张翼等人听得屏息凝神,虽觉匪夷所思,但见皇帝言之凿凿,且已有实物,不由不信。
“待敌骑冲近,中程则以强弩集群攒射!元戎弩、神臂弓,乃至新式三弓床弩,给朕层层迭射,务必在其骑弓射程外最大限度杀伤其人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强汉之墨色如血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强汉之墨色如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