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元孟夏扫河西,风卷尘烟铁马嘶。
汉羌劲旅双驹载,锐卒轻装趁隙驰。
暗度奇兵窥戍垒,忽惊雷火破胡篱。
雏吏亦随锋刃长,汉旗高展日沉西。
公元240年,肇元四年,孟夏。
阴山烽火暂歇,漠南血沃荒原。当张翼所率东路军如匕首般刺入南匈奴后勤腹地之时,西线辽阔的河西走廊与西域边缘,另一场风格迥异的战略反攻,亦在浩荡春末夏初的风中烈烈展开。
未央宫巨大的舆图前,刘禅的朱笔重重划过陇西以西直至玉门关的漫长战线。
“伯瞻,” 刘禅看向立于阶下的关彝,目光沉毅,“西线之事,关乎断南匈奴右臂,绝其财源,掣肘其西域盟邦。朕予你五万精锐,然此非主力决战之兵,乃悬首之剑,机动之鞭。南匈奴此时战马脱毛,体态臃肿,机动力大减。朕要你以快打慢,以锐击疲,扫荡其零星部落,夺取商路重镇,让其黄金珍珠、玉石宝马,再也无法顺畅流入狐鹿姑的金帐!”
关彝肃然拱手,银甲映着殿内烛火,声线沉稳有力:“陛下放心!臣必效卫霍故事,率虎贲之士,驰骋河西,扬汉帜于天山之麓!其所倚仗者,羌胡之骑也。臣已联络可靠羌部首领,精选善战之骑一万,与我军精锐骑卒混编,皆配双马甚至三马,携半月干粮及充足箭矢,日行百里,倏忽千里,专事剿袭!”
“善!” 诸葛亮羽扇轻点舆图上几处关键绿洲与隘口,“河西走廊,星罗棋布,多为小国、部落与南匈奴别部所据。其心未必皆向胡虏。伯瞻此行,剿抚并重。顺者,宣陛下天威,许以通商之利;逆者,雷霆击之,焚其营帐,夺其牲口,以儆效尤。首要目标,乃是此处 ——” 羽扇落在一处名为 “金泉戍” 的要冲,“此乃南匈奴控制下,河西最大的私市与税卡,西域商队北上龙城或东入汉地,多经于此,抽税极重,可谓南匈奴之钱袋。”
“末将明白!” 关彝眼中精光闪烁,手掌不自觉按向腰间环首刀的刀柄。
此番西征,军中亦有一批特殊人物 —— 十余名从国学监、各郡官学中遴选出的通晓地理、擅长绘图、甚至略通胡语的年轻学子与低阶官员子弟。他们被冠以 “行军书记”、“舆图勘录”、“协理赞画” 等名目,随军历练。其中便有性格沉毅、好读兵书的赵昂(乃蜀中名吏赵笮之子),以及心思缜密、精通数算的学子周胤(其父为汉中督粮官)。
刘禅特于出征前召见他们,语重心长:“尔等随军,非为观风景。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详录山川险易、水草分布、部落风情、市估物价。一草一木,将来或可抵千军万马。更须体会将士艰辛,知晓边疆之重。望尔等归来,皆能成为朝廷栋梁,而非只会纸上谈兵之赵括。”
赵昂、周胤等人激动又惶恐,伏地领命,深知肩上责任。
陇西大营,万骑云集,战马嘶鸣,烟尘蔽日。
五万大军并非全部出击。关彝留两万步卒镇守陇西诸塞,亲率三万精锐,其中包含一万五千汉军骑兵(多为凉州、陇西健儿)及一万五千由羌族首领柯木兹、慕容别吉等率领的羌胡义从骑兵。这支混合大军,人马皆披轻甲,背负强弓硬弩,腰挎环首刀,马鞍旁挂着水囊、肉松袋以及 —— 大量特制的、便于骑射使用的轻量化 “震天雷”。
赵昂、周胤等学子被编入中军参谋营,分派了记录行军日志、协助绘制地图、管理部分军械文书等职。他们好奇又紧张地打量着这支风格迥异的军队:汉军骑兵军纪严明,阵列整齐;而羌胡骑兵则更加豪放不羁,他们穿着皮袍,发辫缠彩,鞍旁挂着猎弓与套马索,眼神锐利如鹰隼,口中呼啸着听不懂的古老战歌,与汉军虽泾渭分明,却隐隐形成一种奇异的互补气势。
大军誓师后,并未如传统般结阵缓行,而是化整为零,以千人队为单位,如同数支离弦之利箭,呈扇面状射向广袤的河西走廊!约定以烽火、信鸽及快马斥候联络,在预定地点汇合。
关彝自率五千最精锐的汉羌混编骑兵,其中包括赵昂、周胤等学子所在的中军部队,直扑第一个目标 —— 金泉戍。
日行百里,绝非虚言。队伍天未亮便启程,入夜方才择地休整。人马皆食用冷水拌炒面、肉松,饮马则寻找沿途溪流或绿洲。赵昂负责记录每日行程、地貌、水源点。他很快发现,实际行军远比书上复杂。向导(由熟悉地形的羌人担任)的选择至关重要,一个错误的岔路口可能导致半日徒劳。水源的寻找与分配更是学问,需派尖兵前出探路,大队方能跟进。
周胤则被安排协助管理随军携带的 “震天雷” 与箭矢消耗。他很快展现其数算特长,将各类物资编号造册,记录每日领取、消耗、库存,竟做得井井有条,连管理军需的老吏都刮目相看。
“周兄,你这账簿,比军中的还清楚!” 赵昂歇息时叹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强汉之墨色如血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强汉之墨色如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