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画面,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漾开了层层叠叠的涟漪。她觉得心里某个柔软的地方被狠狠触动了。
沈越意的父亲是本地一位颇有声望的企业家,家里一直有慈善资助的项目。那天晚上,沈越意犹豫了很久,敲开了父亲书房的门。
“爸爸,我们学校……有一个同学,成绩好像很好,但是家里特别困难……”她有些语无伦次,甚至不敢看父亲的眼睛,生怕被看穿那点连自己都还不甚明了的心思。
父亲抬起头,温和地看着她:“哦?你了解具体情况吗?”
沈越意把知道的零星信息说了出来,隐去了巷子里那一段,只强调了他家境贫寒,学习刻苦,甚至吃不饱饭,但却很有爱心。
父亲沉吟了一下:“既然是你同学,情况又确实困难,我会让助理去联系学校,了解一下情况。如果属实,可以把他列入我们的资助名单。”
事情进展得很顺利。章九莱的情况很快被核实,他父亲早逝,母亲卧病在床,家庭确实极度贫困。沈家的资助,足以覆盖他高中的学杂费、生活费,甚至还能适当改善他家里的情况。
因为资助人的身份,沈越意和章九莱自然而然地认识了。起初,只是偶尔在走廊遇见,会点头致意。章九莱的眼神里,带着受助者特有的感激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局促。
后来,沈越意会“偶然”多带一份牛奶或点心,“顺手”塞给他:“我买多了,帮忙解决一下?” 会把自己整理好的笔记复印一份给他:“反正也要复印,顺便多印了一份。”
章九莱从最初的推拒,到后来低声道谢接过。他们之间的话渐渐多了起来。沈越意发现,章九莱其实很聪明,尤其是在数学和物理方面,有着惊人的天赋。她开始以讨论题目为借口,找他说话。他们会在午休的空教室,或者放学后的图书馆,一起学习。
沈越意活泼开朗,像一个小太阳,而章九莱沉静内敛,像一口深潭。阳光试图温暖潭水,而潭水也默默映照着阳光。沈越意享受着这种靠近,她喜欢看章九莱认真解题时微蹙的眉头,喜欢看他偶尔被自己逗笑时,嘴角那抹浅淡却真实的弧度。她觉得,他们应该算是朋友了。
然而,这种小心翼翼建立起来的、看似平和的关系,在一个傍晚骤然出现了裂痕。
那天他们一起在图书馆自习到很晚,出来时,天色已经暗沉。走到分别的路口,章九莱忽然停下脚步,转过头,目光直直地看向沈越意。路灯昏黄的光线在他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阴影,他的眼神复杂难辨,有挣扎,有探究,还有一丝……受伤?
“沈越意,”他的声音很低,带着一种刻意压抑的平静,“我们第一次见面,其实不是在学校的走廊,对吧?”
沈越意心里“咯噔”一下,愣住了。
“那天在巷子里,是你报的警吧。”他不是在提问,而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沈越意张了张嘴,下意识地回答:“……怎么了?我看到你被……”
“没什么。”章九莱打断了她,嘴角扯出一个极淡的、近乎自嘲的弧度,“只是突然想起来了。谢谢你当时的……帮助。也谢谢你们家后来的资助。”
他说完,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那眼神不再有平时的温和,而是带着一种疏离的、了然的冰冷。然后,他转身,快步走进了昏暗的夜色中。
沈越意僵在原地,晚风吹在她身上,带来一阵寒意。他那句话是什么意思?他是不是以为,她是因为目睹了他的狼狈和不堪,出于怜悯,才让父亲资助他?他是不是觉得,她所有的接近,都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施舍?
“我好像也不知道原因了。”那天晚上,沈越意在日记本上写下这句话时,心里一片混乱。最初关注他,的确是因为那场欺凌,是因为觉得他可怜。可后来呢?资助他,真的仅仅是因为可怜吗?还是因为……那个夕阳下,喂食流浪猫的、像天使一样的少年,在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时候,就已经在她心里投下了一道光?她分不清了,或者说,她不敢去深想。
高中时光飞逝,转眼就到了毕业典礼。
章九莱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优秀毕业生代表,他将作为学生代表上台发言。而自从那次“巷子事件”被挑明后,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微妙而僵硬。章九莱依旧会接受她的“顺手”帮助,但态度客气而疏远,再也不会主动与她交谈。沈越意几次想开口解释,都被他那堵无形的墙挡了回来。
毕业典礼这天,阳光灿烂。大礼堂里坐满了即将各奔东西的学子们,空气中弥漫着兴奋、感伤和对未来的憧憬。
沈越意坐在台下,看着章九莱穿着那身虽然旧但熨烫得格外平整的校服,稳步走上主席台。他比三年前挺拔了许多,虽然依旧清瘦,但眉宇间多了几分自信和沉稳。他站在话筒前,目光扫过台下。沈越意觉得,他的目光似乎在自己这个方向停顿了一瞬,又很快移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德云社:爱情也许美好请大家收藏:(m.20xs.org)德云社:爱情也许美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