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怎么画了我的疤?”她轻声问。
“因为它是你的一部分,”党霄咏认真地说,“就像我的孤儿身份是我的一部分。拥抱自己的不完美,才是真正的强大。”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突然变得紧张:“而且,我觉得你很美。所有的你。”
那一刻,沈琳感觉心中有什么冰封的东西开始融化。
《光》一举成名。艺术评论家称赞党霄咏“以无比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人性中的脆弱与坚韧”,“将平凡的瞬间升华为了永恒的美”。
没人知道,画中的女孩就住在城南的孤儿院,正和画家一起,在众人的视线外悄悄牵手。
成名后的党霄咏获得了艺术学院的破格录取和奖学金,还得到了一间学校提供的小小工作室。
他十八岁生日那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院长申请做沈琳的监护人。
“我十九岁,她十七岁,按照规矩,我可以做她的监护人,带她离开这里。”他拿着艺术学院录取通知书和已经开始接洽的画作合同,有理有据。
院长看着这对相依为命的年轻人,终于点头同意。
他们搬进了党霄咏那间兼作工作室的小公寓。房间不大,只有三十平米,却被党霄咏用帘子巧妙隔出了两个睡眠区。
“等你觉得准备好了,我们再在一起。”他红着脸说。
那些日子虽然清贫,却充满光亮。党霄咏上学、画画,沈琳则继续高中学业。晚上,他们挤在小小的餐桌旁,一起做饭、学习、分享一天的见闻。
沈琳的成绩越来越好,尤其是科学科目。“我想学医,”有一天她突然说,“想成为能减轻别人痛苦的人。”
党霄咏欣喜若狂:“你一定会成为最好的医生!”
然而,命运并不总是眷顾努力的人。高三那年,沈琳在连续的高强度学习后晕倒在教室。诊断结果是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需要长期治疗和休息。
“为什么不早告诉我你经常胸闷?”党霄咏在医院里握着她的手,眼圈通红。
“我不想让你担心,”沈琳轻声说,“你已经够忙了。”
医药费成了沉重的负担。尽管党霄咏的画开始卖出好价钱,但艺术市场的付款周期长,而医疗费用却是即时发生的。
沈琳住院期间,党霄咏接了大量商业插画的活儿,常常通宵工作。她看着他日渐消瘦的脸庞和越来越深的黑眼圈,心中的负罪感与日俱增。
一天晚上,她无意中听到党霄咏和医生的对话。
“如果做手术,成功率是多少?费用需要多少?”
“手术成功率在70%左右,费用大约十五万。但这只是初步估计,术后护理和药物还需要持续投入。”
“我需要时间筹钱。”
“党先生,我必须提醒你,你自己的艺术事业正处于上升期,这样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对你来说...”
后面的话沈琳没听清,但她已经听到了足够多。
那天晚上,她望着窗外城市的霓虹,做出了决定。
分手前的最后一晚,记忆如刀刻般清晰。
党霄咏刚从画廊回来,脸上带着难得的兴奋。一家知名画廊同意为他举办个人画展,这是年轻艺术家难得的机遇。
“他们说我的画里有种罕见的真实感,”他抱着她转圈,“特别是人物肖像,像是能捕捉到灵魂的本质。”
沈琳勉强笑着,心里却如同压了一块巨石。
那天晚上,他环抱着她,下巴埋在她的颈窝,呼吸渐渐平稳。月光从窗帘缝隙溜进来,照在他疲惫的脸上。
沈琳失眠了,睁着眼睛直到凌晨。她轻轻抚摸他脸上的轮廓,想要把这一刻永远刻在记忆里。
党霄咏在睡梦中察觉到她的不安,将她抱得更紧,声音带着少有的慌张:“怎么了?”
她声音有些颤抖:“我们还有以后吗?”
他愣住,然后笑了,吻着她的额头:“当然了,党霄咏最最最爱沈琳。”
这句话像一把刀,扎进她的心脏。
第二天清晨,党霄咏早早出门去画廊洽谈画展细节。沈琳收拾了简单的行李,留下那张纸条:
【我们分开吧,我不想拖累你】
她没有提及自己的病,没有说去哪里,没有道别。她知道,只要给出任何线索,党霄咏都会找到她。而她必须彻底消失,才能让他飞得更高。
临走前,她最后看了一眼他们共同生活了两年的小空间。窗台上的向日葵开得正盛,那是党霄咏最喜欢的花。墙上挂满了画作,大部分是以她为模特的肖像。桌上还放着昨天吃剩的半包饼干。
她把饼干收好,把房间打扫干净,仿佛只是出门买个菜,很快就会回来。
实际上,她直接去了长途汽车站,买了一张随机目的地的车票。
汽车启动时,她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城市景观,轻声说:“再见,我的光。”
五年可以改变很多人和事。
沈琳最终在距离家乡两百公里的一座城市定居下来。她做过服务员、售货员,最后在一家医院的护理部找到了工作。靠着勤奋和坚韧,她通过自学考试成为了注册护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德云社:爱情也许美好请大家收藏:(m.20xs.org)德云社:爱情也许美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