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笑了。“这话说得像个机器人。”
“我是机器人。”娜娜说。
大家都笑了。
笑声落下后,陈浩正色道:“以后每趟航行,设个心理轮值员。谁当都行,任务就一个——注意队友状态。谁话少了,谁动作慢了,谁一直重复同一个动作,都要提醒。”
“这也算进工作量?”苏珊挑眉。
“当然。”陈浩点头,“关心人比搬箱子难多了。”
娜娜打开新界面。“我会记录所有情绪波动节点,并标注环境诱因。例如:长时间高压、资源短缺、通讯中断等。用于后续任务风险评估模型优化。”
“也就是说,”苏珊说,“我的焦虑也能变成数据?”
“准确说是行为反应模式。”娜娜说,“比如你在压力下倾向于反复检查密封条,这种习惯可以预判并提前干预。”
“听着有点吓人。”卡尔说。
“但有用。”陈浩说,“知道谁会在什么时候崩溃,才能避免真崩溃。”
他在白板上又添一条:“团队状态也是关键数据。”
会议继续。
他们一条条梳理流程漏洞。样本搬运顺序混乱、应急工具存放位置不合理、通讯频道占用冲突、夜间值班交接无记录……
每提出一个问题,就在白板上记一笔,然后讨论解决方案。
陈浩负责写,苏珊补充细节,卡尔提实操建议,娜娜同步归档到系统。
两个小时后,白板几乎被写满。
最左边是“成功经验”:及时共享信息、分工明确、保持沟通、信任专业判断。
中间是“问题清单”:指令响应延迟、职责边界模糊、心理负荷未监控、工具管理松散。
右边是“改进措施”:紧急响应角色卡、定期心理轮值、动态资料更新机制、标准化操作手册启动编写。
娜娜站起身,将本次会议内容分类上传至“团队成长档案”。屏幕上跳出提示:
【条目更新:领导力反思模块v1.0】
【新增协议草案:危机响应责任矩阵】
【待办事项生成:6项】
陈浩靠在椅背上,伸了个懒腰。肩膀咔咔响了两声。
“以前我觉得开会是最无聊的事。”他说,“现在发现,原来我们可以把自己活得更明白一点。”
苏珊合上笔记本,轻轻叹了口气。她抬头看向陈浩,嘴唇动了动,最终只点了点头。
卡尔收起草图本,在新的一页写下标题:“应急预案结构图”。他画了一条竖线,左边写“突发状况”,右边开始列分类:机械故障、生物风险、气象突变、人员失能……
娜娜站在控制台前,眼部镜头微闪,正在整理归档最后一批语音记录。
窗外天色渐暗,基地的照明系统自动开启,灯光映在墙上,照着白板上密密麻麻的字迹和未擦去的航线草图。
陈浩盯着那行最初写下的问题:
**我们活下来了,靠的是什么?**
他慢慢抬起手,拿起板擦,在下面补了一行字:
**因为我们学会了回头看看自己是怎么活下来的。**
这时,娜娜突然说:“上一次探索中,我未能及时更新海底地形数据库,导致航线偏差三点七公里。”
陈浩回头。“所以呢?”
“我建议建立动态资料更新机制。”她说,“每次出海采集的新数据,应在返航后两小时内完成校验并同步至主库,避免信息滞后。”
“听起来像加班。”陈浩咧嘴。
“是制度。”娜娜说,“你可以讨厌它,但不能假装它不存在。”
“行吧。”他举起双手,“那就定下来。以后谁最后一个从船上下来,负责传数据。”
“前提是设备正常。”卡尔说,“上次回来,硬盘接口进水,读了半小时才导出来。”
“那就加一条。”陈浩拿笔在白板边缘写下:“防水措施不到位,责任人罚洗一周餐具。”
苏珊忍不住笑出声。
娜娜没有笑,但她的眼部镜头轻微闪烁了一下,像是眨了眨眼。
陈浩坐回椅子,手指敲着桌面。他看着墙上那些航线图、经验条、责任表,忽然觉得有点陌生。
这些东西以前都没有。
但现在有了。
他不知道这算不算进步,但他知道,下次风暴来的时候,他们会比这一次多几分把握。
“其实我一直有个问题。”他说,声音低了些。
其他人停下动作。
“如果我们真建成了那个生物通信网……”他看向娜娜,“第一条消息发出去的时候,内容写什么?”
娜娜直视着他。
她的声音平稳,清晰。
“建议发送:我们在这里。我们还活着。我们正在学习如何更好地活下去。”
喜欢学渣穿越:我在星际荒野求生请大家收藏:(m.20xs.org)学渣穿越:我在星际荒野求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