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舱的模型在屏幕上转得慢了一帧,陈浩盯着看了三秒,伸手敲了下显示器边框。画面抖了一下,又恢复正常。
“它没死机吧?”他问。
娜娜站在终端旁,手指滑过操作界面。“数据接收延迟百分之六十二,信号强度低于阈值。初步判断为沉积物覆盖导致传感器受阻。”
“也就是说,那玩意儿被埋了。”陈浩靠回椅子,后脑勺顶着墙,“我们才放下去不到二十小时。”
苏珊从培养箱前抬起头,手里还拿着记录板。“海底本来就不稳定,加上昨天的暗流,能留到现在已经算不错。”
卡尔摘下耳机,放在桌角。“要不等下次出任务顺手挖一下?反正现在也拿不到数据。”
“不行。”苏珊摇头,“昨晚的脉冲信号显示,那个区域有持续的能量波动。如果错过这次采集窗口,可能要再等七十二小时才能重新激活。”
陈浩叹了口气,把脚从控制台上放下来。“所以咱们只能让它自己清淤?”
“可以试。”娜娜调出地形图,“昨日布设位置存在轻微坡度,理论上可通过低频震动使表层泥沙脱落。”
“那就震。”陈浩一拍桌子,“别等它自己醒,给它来个闹钟。”
苏珊立刻走到另一台终端前输入参数。几秒钟后,深海观测舱接收到指令,启动内置震荡模块。屏幕上,代表信号强度的曲线开始缓慢爬升。
五分钟后,第一组完整数据包传回。
“水质样本有了。”苏珊放大局部读数,“锌、铅、汞浓度全部低于检测下限,但周围十米范围内的矿石含量正常。这不合理。”
“不是矿石吸收的。”卡尔凑过去看,“这种金属离子没法靠晶体结构固定。”
娜娜切换分析模式,启动生物电场追踪算法。屏幕中央逐渐生成一条虚线路径,终点指向星尘矿裂缝深处。
“净化源不在水体中。”她说,“而在矿石内部。”
陈浩凑近屏幕。“你是说,里面住着清洁工?”
“可能性超过八十九点三。”娜娜回答。
“那就取出来看看。”陈浩抓起防护手套,“活的死的都要。”
“不用下去。”苏珊拦住他,“观测舱带了微型采样臂,我们可以远程提取。”
几分钟后,一段细如发丝的絮状物被收入密封舱,实时影像传回实验室。卡尔调高倍率,显微镜头下,那些纤维般的结构正微微颤动。
“它还活着?”陈浩瞪眼。
“至少有代谢迹象。”苏珊记录时间戳,“但离水状态下维持不了多久。”
他们很快尝试了三种标准营养液,絮状物的颜色逐步变暗,活动频率下降。三十分钟后,样本完全静止。
“死了。”卡尔说。
“或者只是睡了。”陈浩盯着屏幕,“你们忘了电纹水母虫吗?那玩意儿也是靠矿石供电才活的。”
苏珊猛地抬头。“对,它的体表菌群依赖微电流环境。也许这个也一样。”
“模拟条件。”陈浩挥手,“快搞个带电的培养皿出来。”
娜娜立即调用资料库,设计微型电场培养舱。十分钟内,新装置组装完成。她将失活样本转移进去,设定每秒三十六点九次的脉冲频率,与星尘矿放电节奏一致。
三分钟后,显微图像中出现细微波动。
“动了!”陈浩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
絮状物边缘开始舒展,像吸水的海绵缓缓张开。紧接着,培养液中的离子检测数值急剧下滑。
“铅含量下降百分之四十一。”娜娜报数。
“继续监测。”苏珊紧盯着曲线,“如果能在三小时内降到安全线以下,就能证明它的净化能力不是偶然。”
接下来的时间,没人说话。只有设备运行的滴答声和偶尔跳出的数据提示音。
两小时五十八分,汞浓度归零。
“成了。”卡尔低声说,“这东西真能把毒水变干净。”
“不只是干净。”苏珊调出对比图,“它分解的是离子形态的重金属,相当于直接拆了污染物的分子结构。现有的处理技术最多只能沉淀或吸附。”
“也就是说,以后咱们排废水不用愁了?”陈浩咧嘴。
“前提是能稳定培育。”苏珊看着保育箱里的样本,“刚才那次是靠着外部供电才活过来的。如果断电,它还会死。”
“那就不断电。”陈浩一锤定音,“做个专用池子,接根电线,让它天天上班。”
“风险评估未完成。”娜娜提醒,“若该微生物脱离控制环境大量繁殖,可能影响本地生态平衡。”
“它连离开矿缝都活不了。”陈浩摆手,“你看它多娇贵,没电就躺,断氧就崩,比我还懒。能跑哪儿去?”
“它是专性厌氧种。”娜娜补充,“在常压富氧环境中无法生存,自然扩散概率为零。”
“听到了吗?”陈浩转向卡尔,“连机器人都说了,它出不去。”
卡尔沉默片刻,忽然笑了下。“所以我猜错了。我以为我们会造机器来干活,结果是养细菌打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学渣穿越:我在星际荒野求生请大家收藏:(m.20xs.org)学渣穿越:我在星际荒野求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