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把背包往地上一扔,拉链都没完全拉开,琥珀色的小方块就从夹层里滚了出来。
它落在金属地板上,没发出声音,像是自己吸住了地面。蓝光一闪一闪,频率稳定得让人想打哈欠。
“这玩意儿还在发信号。”卡尔蹲下来,拿笔帽戳了戳,“三秒七一次,跟遗迹里那灯带一样。”
“不是干扰源就是钥匙。”苏珊站在控制台前,手指在屏幕上滑动,“现在整个系统都卡在这频率上,不处理没法读数据。”
娜娜已经把三个圆盘摆进了扫描槽。她的瞳孔缩成一条线,内部程序正在对接远古编码逻辑。
“原始协议基于地质周期建模。”她说,“需要输入一段地壳位移参数作为解密密钥。”
“那你有吗?”
“有。昨天采集的深海断层数据刚好匹配。”
屏幕闪了一下,进度条开始爬升。第一块圆盘的内容跳了出来——标题是《压力梯度自适应调控原理》。
“这名字听着就累。”陈浩靠在椅背上,“能说人话吗?”
“意思是。”娜娜看着他,“以后下潜一万米,潜水服自己会调节内外压差,不会把你挤成肉饼。”
“哦。”陈浩点点头,“那还行。”
“你还‘那还行’?”卡尔抬头看他,“这是能改写人类深海探索史的东西!我们现在穿的那些破衣服,下去五百米就得靠外挂支架撑着,生怕塌了。”
“所以咱们要造新衣服。”陈浩站起来,走到熔炉控制面板前,“先做个壳子试试。”
基地的材料库有现成的合金粉,但没人知道该怎么烧。老式熔炉温度控制粗糙,稍微高一点就会结晶失败。
“古代工艺记录显示。”娜娜翻出资料,“要用分段冷却法,内衬加导流槽,让热量一层层散出去。”
“说得轻巧。”苏珊皱眉,“我们这炉子连温控阀都是手动的。”
“那就手动调。”陈浩撸起袖子,“你负责喂料,我来控温。卡尔,你盯着红外测温仪,报数。”
“等等。”卡尔举手,“万一这材料有问题呢?谁也不知道它加热后会不会释放毒气或者直接炸了。”
“那你可以在外面录视频。”陈浩说,“安全的事归安全员管,我们只管把它做出来。”
十分钟后,合金粉倒入坩埚。炉火亮起,温度缓缓上升。
“八百度。”卡尔念着数字,“八百二十……八百五十……”
“准备开冷却道。”娜娜说,“当前温度接近熔点临界值。”
苏珊按下按钮,几条细小的气流通道打开。炉壁上的散热片开始工作。
“九百度。”卡尔声音紧了,“还在升!”
“关主供能阀!”陈浩大喊。
他冲过去拧动手轮。金属摩擦声响起,火焰骤然缩小。炉内温度停在九百一十三度,维持了整整三分钟。
“成了。”娜娜说,“晶体结构完整,无裂痕。”
他们等了半小时,把成品取出来。外壳呈暗灰色,表面有一圈淡淡的纹路,像是水波印上去的。
“这纹路。”卡尔凑近看,“跟遗迹墙上的光路一样。”
“不是一样。”娜娜用指尖划过纹路,“是同一种能量传导路径。”
她把外壳接到测试架上,接入微型能源核心。指示灯亮了,绿色。
“下一步。”陈浩说,“组装整套装备。”
他们花了六个小时,把所有部件拼在一起。头盔、胸甲、臂套、腿环,全都嵌入了记忆合金层。最后插上能源核心,连接主控芯片。
自检程序启动。
屏幕跳出一行字:**生物识别未通过。**
“啥意思?”陈浩敲了敲键盘,“我又不是没碰过这东西。”
“可能不是指纹或虹膜。”苏珊盯着日志记录,“它要的是某种……认知确认。”
“认知?”卡尔笑了一声,“你是说它得知道咱懂它的技术?”
“有可能。”娜娜说,“高台开启条件是‘知者启之’。也许这套系统只响应真正理解它原理的人。”
“那谁能证明自己懂?”
“我说了算。”陈浩坐到主控位,“我全程听你讲的原理,每个步骤我都记着。”
他打开输入界面,敲了一段话:
“深海压力调控的本质,是利用纳米级孔隙动态调整气体密度,使外部高压无法穿透材料结构。该过程依赖环境反馈循环,由核心算法实时计算最优参数。”
回车。
系统沉默三秒。
绿灯亮了。
整套潜水服微微震动,胸甲处泛起一道蓝光,顺着纹路流动起来,像是一口气被吹进了金属血管。
“活了。”卡尔小声说。
“不止活了。”苏珊看着监测数据,“它在自主调节内部微环境,模拟深度变化下的反应模式。”
“牛啊。”陈浩伸手摸了摸胸甲,“这玩意儿比我还会喘气。”
娜娜开始记录各项参数。苏珊检查能源输出曲线,卡尔忙着拍摄全过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学渣穿越:我在星际荒野求生请大家收藏:(m.20xs.org)学渣穿越:我在星际荒野求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