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屏幕跳出一条新提示,字符滚动的速度比平时慢半拍。
娜娜的光学镜头立刻聚焦在那行字上。她没说话,机械臂已经插进主机接口,开始抓取后台日志。数据流像瀑布一样往下刷,绿色代码映在她的金属外壳上,一闪一闪。
“又来了。”苏珊靠在椅子上,手指敲了敲键盘,“每次出问题,系统都要卡一下才报错,跟挤牙膏似的。”
陈浩站在主控台前,手里捏着一支笔,指节发白。他盯着屏幕上的波形图,眼睛一眨不眨。“这次别放它过去。把所有数据切片,从第25秒开始,每五毫秒截一次状态。”
卡尔低头看着手里的打印纸,上面是三次测试的电压曲线。他皱眉:“下降幅度太小了,不到百分之一。按理说不该影响信号。”
“可它就是崩了。”陈浩把笔拍在桌上,“不是随机崩,每次都卡在三十秒左右。说明有东西在慢慢变坏。”
娜娜调出四条并行曲线:电源输出、放大模块电流、电池内阻、误码率。她将时间轴锁定在25到35秒之间,画面自动放大。
“看这里。”她的声音平稳,“电压从第25秒起持续微降,同时负载电流缓慢上升。电池内阻也在增加,三者变化节奏一致。”
苏珊凑近屏幕:“也就是说,供电能力在下滑,用电需求却在爬升?”
“对。”娜娜点头,“虽然单项波动都在正常范围,但叠加后形成压力累积。到第30秒时,系统已接近临界点。”
陈浩走到白板前,拿起记号笔画了一条线。“就像一群人抬石头上山。没人偷懒,可每个人脚下都打个滑,最后一起滚下来。”他在纸上写了个“累”字,圈起来,“咱们的设备不是坏了,是被自己拖垮的。”
卡尔翻过一页报告:“我查了焊点热成像,没有异常发热或接触不良。物理连接没问题。”
“那就是软性衰减。”苏珊切换界面,调出QPSK解调器的工作记录,“信号幅度轻微波动,导致解码失败率上升。系统自动启动重传机制,反过来加重了电路负担。”
“恶性循环。”陈浩在白板上补了几条箭头,“元件老化→响应变慢→电压微跌→信号畸变→频繁重传→负载加大→系统失稳。一步步推着自己往沟里走。”
实验室安静了一会儿。
“所以不能只看单个模块。”苏珊说,“得看它们在一起怎么互相拖后腿。”
“问题是。”卡尔抬头,“我们手上这些件,都是从旧设备里拆出来的。参数标称合格,实际用了多久、怎么用的,谁也不知道。”
“那就一个个试。”陈浩转身面对三人,“以后不再当它们是标准零件用了。我们要知道谁撑得住,谁一使劲就喘。”
“你是说……给每个元件做个体检?”苏珊问。
“不止体检。”陈浩咧嘴一笑,“还得建档案。谁几岁了,干过什么活,现在还能扛多重,全记下来。”
娜娜立即响应:“我可以启动‘电子元器件寿命建模协议’。结合历史使用记录和本次测试数据,生成性能评估模型。”
“听着像养老院管理系统。”苏珊笑了一声。
“差不多。”陈浩靠着墙,“咱们这堆老家伙,得安排明白点。不能让一个快退休的电容去带关键线路。”
“风险分级有必要。”娜娜继续道,“我建议设三类标签:绿色为稳定可用,黄色为限制使用,红色禁止用于高精度模块。”
“行。”陈浩点头,“你先拿这批回收件开刀。满负荷跑一遍,看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工作量不小。”卡尔提醒,“几百个元件,逐个测试,得花好几天。”
“总比下次实验又崩强。”陈浩摇头,“我们现在最缺的是信息。不知道谁靠得住,组合起来全是赌。与其瞎拼,不如花时间摸清底细。”
苏珊打开记事本:“我可以写个监测脚本,实时追踪每个模块的输出稳定性。一旦发现异常,立刻报警降频。”
“加上这条。”陈浩在白板上写下“实时监控+自动保护”。
“还有。”卡尔补充,“组装时避开高风险搭配。比如不用老旧电容配合高频放大器。”
“对。”陈浩指着刚才画的链式反应图,“我们没法换新件,但可以聪明地用旧件。知根知底地用,不硬扛。”
娜娜已经开始执行程序。她的机械臂连接多个测试端口,依次接入不同元件。屏幕上跳出一个个独立窗口,显示耐久测试进度。
“第一轮样本加载完成。”她说,“预计六小时后得出初步结果。”
陈浩看着那些跳动的色块,忽然说了句:“以前我们当它们是零件,现在得当人看。”
“谁耐扛,谁娇气,心里得有数。”他笑了笑,“不然下次又是全员陪葬。”
苏珊合上笔记本,揉了揉太阳穴。“那咱们这实验室,快成元件养老院了。”
卡尔也笑了:“护理等级还得细分。一级照护和特级监护不能混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学渣穿越:我在星际荒野求生请大家收藏:(m.20xs.org)学渣穿越:我在星际荒野求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