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警报还在响。
陈浩站在船坞门口,风从缝隙里钻进来,吹得他后脖颈发凉。他没动,只是盯着那艘半埋在支架间的旧船。船身锈得厉害,推进器外壳裂了条缝,像张开的嘴。
“再不修,它就真成废铁了。”他说。
娜娜已经接入主控面板,手指在虚拟界面上滑动。一串红色警告跳出来,她没说话,但眉头轻轻皱了一下。
卡尔蹲在推进器旁边,手里拿着检测仪。他把探头塞进接口槽,等了三秒,仪器发出短促的蜂鸣。
“核心轴承腐蚀超过百分之七十。”他说,“能源模块也烧了半边。”
陈浩走过去,低头看那块黑乎乎的金属片。它原本应该是银灰色的,现在像是被什么东西啃过,边缘坑洼不平。
“备件呢?咱们不是带了两套替换组件?”
卡尔摇头,“型号对不上。这船是老款,库存的是新型号,差一代。装上去会漏电。”
“那就改啊。”陈浩拍了下船体,“你不是手巧吗?削一削,磨一磨,凑合用。”
“这不是木板凳。”卡尔抬头,“差一丝都会炸。而且我们没有高精度机床,手工调不了这种级别的配合度。”
空气静了一瞬。
娜娜的声音这时候响起:“数据库显示,该部件材料需具备耐高温、抗磁扰、低膨胀系数三项特性。当前库存无匹配项。”
陈浩抬手抓了把头发,“所以意思是我们卡在这儿了?等风暴过去,然后看着船烂完?”
“不一定。”娜娜调出另一份档案,“存在三种替代材料可能。其中一种为复合氧化矿石,天然成型,曾在七型勘探舰上作为应急修复使用。”
“哪儿有?”
“北岭断裂带区域。地图标记为G-9区。”
陈浩立刻看向卡尔,“能挖出来直接用吗?不用加工?”
卡尔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要是纯度够,形态完整,有可能。但那种矿石一般都嵌在岩层深处,表层很难捡到整块。”
“总比干坐着强。”陈浩转身走向操作台,“明天一早出发。趁着风暴扫过去那段空档,去G-9外围转一圈。”
娜娜点头,“我会继续检索资料库,查找是否有简易强化工艺或临时封装技术可用。”
“你查你的。”陈浩指着屏幕,“我信你脑子,但咱不能光靠数据活着。”
他回头看了眼船体,叹了口气,“这玩意儿要是修不好,咱们连逃命的机会都没有。外面那风算什么?等燃料耗尽,氧气见底,那才叫真完蛋。”
卡尔没接话,弯腰打开工具箱,开始挑拣设备。他拿出一组便携钻头、采样袋和防护手套,一样样检查。
“绳子多带点。”陈浩突然说,“上次塌方差点把人埋了。”
卡尔嗯了一声,从角落拖出一卷新绳,绕了两圈塞进包里。
娜娜那边界面一闪,跳出一条新提示:“检测到G-7区曾有一次小型陨石坠落记录,时间为三年前。残骸成分未完全分析,可能存在非本地金属残留。”
“等等。”陈浩凑过去,“你是说,天上掉下来的东西,可能比地里长的还好使?”
“理论上成立。”娜娜回答,“陨石常携带高密度合金,若未完全氧化,可作导能结构件使用。”
“行。”陈浩咧嘴笑了下,“那咱们路线改一下,先去G-7看看天外之物,再去G-9挖石头。双管齐下。”
卡尔抬头,“G-7离这儿八公里,全是碎石坡。背着设备走一趟,至少四小时。”
“那你打算睡船上?”陈浩反问,“反正也动不了。”
没人笑,但气氛松了一点。
娜娜开始同步更新任务日志,同时启动多线程查询。屏幕上不断刷新着材料参数、环境模拟和风险评估表格。
“提醒。”她说,“G-7区域目前处于风暴路径下游,地面湿度已达临界值,泥流概率上升至百分之三十七。”
“那就是说,去得越早越安全。”陈浩摸着下巴,“等风头一过我们就走。”
“我建议等待六小时。”娜娜说,“当前风速仍高于安全阈值,且夜间能见度不足五米,外出风险过高。”
陈浩看了看表,二十三点四十分。
“那就轮班。”他说,“你俩回去睡会儿,我守前半夜。明早三点集合出发。”
卡尔收拾好背包,背起来试了试重量。他走到门边,又停下。
“防水膜带了吗?”他问娜娜。
“已准备两卷,附在装备清单第三项。”
“加一卷。”他说,“万一遇到湿区,电子元件扛不住。”
娜娜点头,修改了清单。
卡尔走了出去,脚步声渐渐远去。
陈浩靠着操作台坐下,腿伸直,鞋尖蹭着地。他抬头看娜娜,“你说实话,这船到底还有救没救?”
“无法百分百确认。”她说,“但根据现有信息推演,成功概率为百分之三十八点六。”
“还不到四成?”他苦笑,“咱运气一向这么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学渣穿越:我在星际荒野求生请大家收藏:(m.20xs.org)学渣穿越:我在星际荒野求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