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道旁的神秘洞眼
2021年12月7日,浙江省嵊州市郯城村527国道施工现场,挖掘机司机老王正准备对一处小土坡进行平整作业。当铲斗即将落下的瞬间,他突然注意到坡顶有一个奇怪的"洞眼"。这个洞眼直径约70厘米,边缘整齐,不像是自然形成的。更让他感到奇怪的是,洞眼周围散落着一些碎瓷片,在冬日的阳光下泛着古朴的光泽。
"这会不会是..."老王心里咯噔一下,立刻关掉了挖掘机的引擎。作为本地人,他听说过附近山上有古墓的传闻,但从未亲眼见过。他小心翼翼地走近那个洞眼,一股潮湿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俯身细看,洞内似乎有回填的痕迹,但仍然能看出是人工挖掘的。
老王不敢轻举妄动,立即联系了工地负责人。很快,消息传到了嵊州市公安局长乐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后,初步判断这可能是一个盗洞。这个线索很快引起了局领导的高度重视,立即联系了嵊州市文物保护中心的专家前来鉴定。
嵊州市文物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后,仔细查看了洞眼和周围的环境。他们在洞眼周围发现了一些探针眼,这是盗墓者常用的探测工具留下的痕迹。经过初步鉴定,工作人员判断这是一个西汉时期的古墓葬,已经遭到了非法盗掘。
这个发现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嵊州,古称"剡",秦汉时期就已建县,西汉时期这里已经相当繁荣,有一定规模的人口聚集,地下埋藏着丰富的文物。考古工作者曾在这里发掘出印山越王大墓等着名古墓,因此这片土地下的文物价值不可估量。
嵊州市公安局立即成立了"1207"专案组,同时协调文物、交通、住建、国土、检法等单位组建成立联合工作组,一场保护文物、打击犯罪的战役就此拉开序幕。
二、现场勘察的艰难突破
专案组迅速派遣技术人员前往现场进行勘察。然而,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现场位于国道施工工地附近,车辆和人员出入频繁,环境条件非常复杂。而且,距离盗墓者作案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多久,谁也不知道,现场很可能已经遭到了严重破坏。
"因为环境条件不佳,整个勘察过程花了整整一个上午。"刑侦大队技术中队民警吴楠回忆道。尽管困难重重,技术人员还是进行了"地毯式"取证,对每一块瓷片、每一个塑料袋都进行了拍照、提取,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物品。
勘察过程中,民警们发现洞眼周围的土壤松软、新鲜,这意味着盗掘发生的时间并不长,最多不超过一个月。这个发现让专案组松了一口气,一个月内的人员出入排查虽然工作量大,但总比毫无头绪要好。
技术人员在现场发现了三个烟蒂和一只被丢弃的手套,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很可能成为破案的关键。同时,他们还注意到盗洞的形状和大小:长约1.5米,宽0.6米,深度约1至2米,刚好可以容纳一个人进出。这种规格的盗洞,通常是由专业盗墓者挖掘的。
"这些土看起来很松软、新鲜,应该刚盗掘没多久,最多不会超过一个月。"文物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分析道。这一判断为专案组提供了宝贵的时间范围,大大缩小了侦查范围。
随后,文物保护中心的专家们对现场进行了进一步勘探,确认这是一个西汉时期的古墓葬。他们在盗洞周围还发现了一些陶瓷碎片,这些碎片上的雕刻花纹与现代制品有明显区别,具有典型的汉代风格。
"可能是西汉时期的古墓葬,已被非法盗掘。"经过中心工作人员初步鉴定后,12月7日,这起盗墓案正式成立专案组,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文物保卫战正式打响。
三、神秘的"邵老六"浮出水面
现场勘察的结果为案件侦破带来了曙光。通过对现场提取的生物检材进行分析,一个名叫"邵老六"(化名)的人出现在了比对系统里。该男子有盗墓前科,且没有固定工作,这让他成为了重点怀疑对象。
专案组立即对邵老六展开了深度调查。通过排查现场外围近一个月的监控视频,邵老六的身影果然出现在了监控画面中。更令人惊讶的是,警方发现邵老六还牵扯到另外4个团伙,涉及两省多市,这意味着这不是一起简单的单独作案,而是一个有组织、有规模的犯罪网络。
"我们对邵老六进行深度排查,发现他还牵扯到另外4个团伙,涉及两省多市。"专案组负责人王建锋回忆道。经过两个月的前期调查,警方锁定了20多名犯罪嫌疑人,一个以邵老六为首的盗墓团伙逐渐浮出水面。
通过进一步调查,警方发现邵老六真名为邵波,是浙江宁波人,曾因盗掘古墓被判刑三年。2021年11月至12月期间,他多次前往嵊州,同行的还有上虞的罗某和余姚的张某,而张某同样有着盗掘古墓的前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案要案详情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