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恢复原样吗?"他轻声问道。
修复师摇摇头,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我们可以用环氧树脂粘合,但那些已经氧化的部分......"他叹了口气,"永远也回不去了。"
蔡林海点点头,转身走出了修复室。走廊里,范增智正在等他。"法院已经受理了案件,"他说,"首犯'三儿'可能会被判处无期徒刑。"
"无期徒刑。"蔡林海重复着这个词,"能换回这些文物吗?"
范增智沉默了。过了一会儿,他从包里拿出一个文件夹。"这是专案组最后的报告,"他说,"你应该看看。"
蔡林海打开文件夹,里面是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当他看到最后一页时,脸色变得苍白。"怎么会这样?"他的声音有些颤抖。
"我们在U盘里发现了这个。"范增智指着报告上的一行字,"血渭一号墓的陪葬品中,有三分之一已经被走私到国外了。"
蔡林海闭上眼睛,两行泪水从他的脸颊滑落。"我们终究还是晚了一步。"
"不,我们已经尽力了。"范增智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个案件创造了历史——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文物追缴行动之一。"
"但那些已经流失的文物......"蔡林海哽咽着说不下去。
"我们会继续追查。"范增智的声音里充满了坚定,"总有一天,它们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六、法庭内外
2019年11月,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对血渭一号墓盗案进行了公开宣判。15名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至6年不等,并处罚金30万元至5万元。同时,法院还判决被告人缴纳公益赔偿金40.88万元,并向社会公开赔礼道歉。
在宣判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蔡林海作为专家证人出席。当记者问他对判决结果的看法时,他沉默了很久。
"判决是公正的,"他最后说,"但文物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那么,"记者追问,"您认为这次案件的真正教训是什么?"
蔡林海看向窗外,远处的昆仑山在夕阳下泛着金色的光芒。"我们总是在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他轻声说,"但有些东西,一旦失去,就永远回不来了。"
发布会结束后,蔡林海独自来到血渭一号墓。此时的血渭一号墓已经被国家文物局批准进行抢救性发掘,考古人员正在紧张地工作。
"蔡老师,您来了。"一个年轻的考古队员走过来,"我们在墓室里发现了这个。"
他递给蔡林海一个小塑料袋,里面是一枚银质印章。印章上刻着一头骆驼和一行古藏文。
"这是什么意思?"蔡林海问道。
"我们请藏学专家鉴定过了,"年轻队员说,"这是'外甥阿柴王之印'。"
"阿柴王?"蔡林海若有所思,"吐蕃人对吐谷浑王的称呼。"
"是的。"年轻队员点点头,"结合其他证据,我们推测血渭一号墓的主人可能是吐蕃统治下的吐谷浑王莫贺吐浑可汗。"
蔡林海看着手中的印章,突然感到一阵眩晕。他扶着墓墙,闭上眼睛。当他再次睁开眼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墓墙上的壁画在夕阳的映照下,竟然呈现出一种奇异的蓝色光芒。
"这是......"他轻声说。
"蔡老师,您怎么了?"年轻队员关切地问道。
"没什么。"蔡林海摇摇头,"可能是我太累了。"
他转身离开,脚步有些踉跄。在他身后,壁画上的蓝色光芒渐渐消失,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七、未解之谜
案件虽然已经告破,但仍有许多谜团未解。蔡林海和范增智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这个盗墓团伙的背后似乎有一个更庞大的组织在操纵。
"这些文物的流向很奇怪,"范增智在一次私下谈话中对蔡林海说,"它们不是流向国内的收藏家,而是直接运往了国外。"
蔡林海点点头。"我在U盘里发现了一些线索,"他说,"似乎有一个国际文物走私集团在背后运作。"
"我们已经向国际刑警组织发出了协查请求,"范增智说,"但跨国追讨文物谈何容易。"
蔡林海叹了口气。"那些已经流失的文物,可能永远也回不来了。"
"不一定。"范增智的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只要我们不放弃,总有一天会找到它们。"
除了文物的流失,还有一个谜团一直困扰着蔡林海。"你说,"他对范增智说,"为什么他们要炸墓?"
"为了掩盖证据?"范增智猜测道。
"不,"蔡林海摇摇头,"他们已经盗走了文物,炸墓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
"那是为什么?"
蔡林海沉默了很久,最后说:"我有一种感觉,他们在寻找某种东西。"
"什么东西?"
"我不知道。"蔡林海的眼中闪过一丝迷茫,"但我知道,血渭一号墓的秘密远不止我们看到的这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案要案详情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