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录音带里还夹杂着一些奇怪的声音——有时是诺尔斯低低的笑声,有时是他哼唱的不成调的歌曲,还有一次,录音里清晰地传来了汽车行驶的声音,背景中似乎还有女性的哭泣声,警方推测这段录音可能是在绑架芭芭拉期间录制的,但由于声音模糊,无法完全确认。
二十、监狱系统的反思:为何没能阻止他的越狱?
诺尔斯1974年7月26日的越狱,暴露出当时佛罗里达州监狱系统的严重漏洞。根据事后调查,诺尔斯所在的拘留室使用的是老式的弹子锁,这种锁的防盗性能较差,而拘留室的监控摄像头恰好因为"设备维护"在案发当天处于关闭状态。更严重的是,负责看守拘留室的狱警在案发前半小时擅自离开岗位,去隔壁的休息室喝咖啡,导致诺尔斯有充足的时间用一根磨尖的塑料勺子撬开了锁具。
这起越狱事件引发了公众对监狱系统安全性的质疑,佛罗里达州政府随后对全州的监狱进行了安全检查,更换了所有老旧的锁具,增加了监控摄像头的数量,并制定了严格的狱警值班制度。但这些措施,已经无法挽回那些被诺尔斯杀害的无辜生命。
二十一、受害者家属的抗争:迟到的正义与永恒的伤痛
诺尔斯的死亡并没有让这场悲剧彻底落幕,受害者家属们的伤痛才刚刚开始。1975年,在诺尔斯被击毙半年后,12名受害者的家属联合向佛罗里达州政府提起诉讼,要求政府对监狱系统的漏洞导致诺尔斯越狱并犯下多起命案承担责任。这场官司持续了整整三年,最终法院判决佛罗里达州政府向每位受害者家属支付一定数额的赔偿金,但家属们表示,这些钱永远无法弥补他们失去亲人的痛苦。
卡斯韦尔·卡尔的妻子玛丽·卡尔在丈夫和女儿遇害后,独自搬离了那个充满噩梦的家。她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每天早上醒来,都会习惯性地喊他们的名字,然后才想起他们已经不在了。"而凯瑟琳·皮尔斯的丈夫,在案发后带着2岁的儿子离开了佛罗里达州,他给儿子改了姓,希望儿子能彻底摆脱这场悲剧的阴影。多年后,这个孩子成为了一名警察,他说自己选择这个职业,是希望能阻止更多像诺尔斯这样的恶魔伤害他人。
二十二、案件的后续影响:推动跨州警务合作
诺尔斯连环杀人案因其跨越多州、作案手法残忍,成为了推动美国跨州警务合作的重要案例。在案件审理结束后,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牵头建立了"连环杀手信息共享系统",要求各州警方将未破获的连环杀人案信息及时上传至该系统,实现信息互通。同时,FBI还成立了专门的犯罪心理分析部门,针对连环杀手的心理特征和作案规律进行研究,为警方的追捕行动提供支持。
1980年,基于诺尔斯案件的经验,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犯罪信息法案》,进一步规范了各州警方的信息共享机制。这些措施的实施,在后来的多起连环杀人案侦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让美国的警务系统更加完善。
二十三、民间的记忆:"卡萨诺瓦杀手"的传说
尽管诺尔斯已经死去多年,但他的故事仍然在美国民间流传。在他曾经作案的多个州,当地人口中还流传着关于"卡萨诺瓦杀手"的传说。在佛罗里达州的莫塞拉镇,老一辈人会告诫孩子,不要轻易给陌生人开门,因为"那个英俊的杀手可能就藏在门外";在佐治亚州的米利奇维尔市,卡尔家曾经的房子一直无人居住,当地人称这栋房子"被诅咒了",夜晚路过时能听到里面传来女人的哭声。
更令人意外的是,诺尔斯的故事还成为了不少文学和影视作品的灵感来源。1985年,美国作家约翰·道格拉斯以诺尔斯为原型,创作了小说《魅力杀手》;2008年,一部名为《卡萨诺瓦的诅咒》的纪录片在美国播出,影片通过采访当年的办案警察、受害者家属以及桑迪·福克斯,还原了诺尔斯的犯罪历程。这些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到了这起案件,也让"卡萨诺瓦杀手"这个名字,成为了美国犯罪史上一个挥之不去的恐怖符号。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案要案详情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