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极其缓慢,挫折不断。常常是测了半天,计算结果显示偏差巨大,不得不推倒重来。有时因为环境温度变化导致金属微量热胀冷缩,之前测的数据又得作废。
有人开始嘀咕:“这得测到猴年马月去啊…”
“这土办法能行吗?别最后瞎忙活一场…”
石师傅听到了,也不生气,只是直起腰,捶了捶后背,沉声道:“急什么?咱们的手就是尺子,咱们的眼睛就是标准!他们信机器,咱们信自个儿!一遍不行就十遍,十遍不行就一百遍!这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还能让它给难趴下?”
他的镇定和坚持,感染着每一个人。是啊,除了这个“笨”办法,他们还有什么退路呢?
慢慢地,奇迹开始发生了。
经过数以万次计的测量、记录、计算、校核,那台庞大轧机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在尺寸”和“偏差地图”,竟然真的被这群不服输的中国工匠,用最原始的工具和难以置信的耐心,一点点地、精准地“摸”了出来!
林瀚章根据海量的测量数据,绘制出了详细的补偿加工和调整方案。哪里需要加垫片,加多厚;哪个螺栓需要调整,调整多少;液压千斤顶顶在哪里,用多大力…全部都有了精确的量化依据。
石师傅看着林瀚章计算出的最终数据,那双看了一辈子钢铁的老眼闪烁着锐利的光芒。他深吸一口气,像一位即将发起总攻的将军,对精心挑选出的安装队员们下达了指令:
“好了!心里有底了!小子们,抄家伙!照林工算的数,咱们给它‘抬轿子’,把这宝贝疙瘩,‘请’到位!”
真正的挑战,此刻才刚刚开始。但这一次,人们的眼中不再是无助和茫然,而是充满了背水一战的决绝和基于无数汗水换来的、实实在在的底气!
喜欢三江奔流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江奔流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