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情况,他们约见了早几年毕业、如今在华尔街一家投行工作的校友张伟(Alex)。这次见面没有选择咖啡馆,而是在Alex位于曼哈顿中城、可以俯瞰城市夜景的公寓里。Alex比几年前更加沉稳,眉宇间带着金融精英特有的疲惫与锐利,但谈及职业发展,他的语气却带着几分过来人的清醒与无奈。
“酒会上的感觉没错,”Alex递给林雪和徐航一杯红酒,自己则松了松领带,“Small Talk是这里的入场券。你不擅长这个,就会被默认贴上‘不善沟通’、‘无法融入团队’的标签,哪怕你模型建得再漂亮,代码写得再高效。”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窗外璀璨的“资本圣殿”,继续说道:“至于徐航遇到的情况,更普遍。在高科技、金融核心领域,甚至是一些涉及战略资源的行业,我们这样的人,确实会碰到看不见的天花板。不是明文规定,而是一种心照不宣的规则。”
“Glass Ceiling(玻璃天花板)。”林雪轻声说出了这个词。她在一些讨论职场平等的文章里读到过,通常指女性或少数族裔在晋升到高级职位时遇到的无形障碍。
“对,玻璃天花板。”Alex肯定地点点头,语气带着一丝苦涩,“你看得见上面的风景,甚至能清晰地看到那些位置,但你就是撞不破那层透明的、坚硬的阻碍。我们很优秀,比大多数本地员工更努力、更聪明,这是他们不得不承认的。所以我们可以爬到分析师、副总裁甚至董事总经理(Managing Director)以下的大部分职位。但再往上,进入真正的核心决策层,成为掌控方向和资源的合伙人(Partner)……难,非常难。”
他抿了一口酒:“除非,你满足两个条件之一。第一,你无比出色,出色到让他们无法忽视,你的价值远远超过他们因为你的背景而可能承担的风险或不适感。这种人凤毛麟角。第二……” Alex停顿了一下,看着林雪和徐航,“你彻底改变自己,从思维方式到行为习惯,完全‘美国化’,努力抹去一切原有的文化印记,甚至在某些敏感议题上,表现出比美国人更‘正确’的立场。但这意味着某种程度上对自我认同的背叛,而且,即便如此,也未必能成功。”
Alex的话像一盆冰水,浇熄了林雪和徐航心中因身处顶级学府而产生的部分优越感。他们原本以为,凭借顶尖的教育背景和过硬的个人能力,就能在这个强调“机会平等”的国度畅通无阻。然而现实是,文化差异构成了第一道软性门槛,而基于国籍和地缘政治的猜疑,则筑起了第二道、更难以逾越的硬性高墙。
“那……学长,你后悔出来吗?或者,你打算一直留在这里,继续往上闯?”徐航问道。
Alex笑了笑,笑容有些复杂:“后悔倒不至于。这里确实能学到最前沿的东西,经历最规范的训练,视野和平台是不同的。但要说长期留下……我也在观望。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像一棵被移植的树,长得再高,根系也很难真正扎进这片土地的深层土壤里。那种‘悬浮’感,时间越久,可能越明显。”
“悬浮感”……林雪再次听到这个词,与张伟学长邮件里的描述,与她自己隐约的感受重合了。她看着Alex公寓窗外那一片象征着财富与权力的璀璨灯火,心中却没有多少向往,反而升起一种疏离。这些灯火再辉煌,似乎也照不亮她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那个角落,联系着一种更深层的归属感和价值实现的可能。
这次谈话,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却让他们对自身处境有了更清醒、也更残酷的认知。学术上的挑战可以通过努力克服,但文化和身份认同的困境,以及那层坚硬的“玻璃天花板”,却是更深层次、更难以解决的命题。他们开始更频繁地思考一个问题:这条看似光鲜的海外奋斗之路,终点究竟在哪里?他们的根,又究竟在何方?这种对身份和未来的迷茫,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将更多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太平洋彼岸,那个他们出发的地方。
喜欢三江奔流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江奔流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