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起来。突兀的铃声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刺耳,他怕吵醒儿子,连忙快步走过去拿起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个陌生的、区号来自西北的固定电话号码。
他心中一动,隐隐有了猜测。这个时间点,来自西北的电话……
他按下接听键,将手机放到耳边,试探性地“喂”了一声。
“向洋,是我。”哥哥林卫东那熟悉而沉稳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似乎比平时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轻快。
“哥!”林向洋有些意外,又有些惊喜,“你怎么这么晚打电话?没事吧?” 他和赵庆兰一样,第一反应也是担忧。
“没事,是好消息。”林卫东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隔着千山万水,林向洋都能感受到那股发自内心的喜悦,“我们这边,搞了很长时间的一个大项目,今天晚上,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成功!可以说是……圆满收官!”
林卫东依旧保持着谨慎,没有透露任何具体信息,但“决定性成功”、“圆满收官”这些词,从他这个向来严谨、从不夸夸其谈的哥哥口中说出来,其分量可想而知。
林向洋先是一愣,随即,一股巨大的、由衷的喜悦如同暖流般瞬间涌遍全身,冲刷掉了片刻前还萦绕心头的阴霾!他太知道哥哥为之付出毕生心血的事业意味着什么,也太清楚这样“决定性”的成功背后,代表着多少夜以继日的攻坚克难,代表着国家在多么关键的领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太好了!哥!太好了!恭喜你们!”林向洋的声音不由自主地提高了八度,充满了激动与自豪,“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你们一定能行!”
他的欢呼声惊动了刚从卫生间出来的陈静,她一边用毛巾擦着头发,一边投来疑惑的目光。也吵醒了熟睡的林帆,小家伙揉着惺忪的睡眼,迷迷糊糊地问:“爸爸……怎么了?”
林向洋难以抑制内心的兴奋,他对着手机大声说:“哥,你等等!”然后他用手捂住话筒,转向妻子和儿子,脸上洋溢着灿烂的、许久未见的、毫无阴霾的笑容,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
“是大哥!大哥他们搞的那个绝密大项目,成功了!刚刚成功的!太棒了!咱们家今天……今天真是双喜临门啊!”
“双喜临门?”陈静一时没反应过来。
“对啊!”林向洋用力点头,目光扫过窗外世博园的方向,又仿佛穿透了时空,看到了西北那片寂静而伟大的戈壁,“我们今天在上海,亲眼看到了国家举办这么盛大、这么成功的世博会,向全世界展示我们的开放和进步!这是国家层面的‘喜’!现在,大哥他们在西北,又在那么重要的尖端科技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这是咱们林家的‘喜’,更是国家硬实力的‘喜’!这还不是双喜临门吗?!”
他的话语,将浦江畔的繁华盛宴与戈壁滩的科技捷报巧妙地联系在了一起,赋予了这一天非凡的意义。
陈静明白了,脸上也露出了由衷的笑容,连连点头:“对对!双喜临门!真是太好了!快,快跟大哥再说几句!”
小林帆虽然不太懂具体是什么喜事,但被爸爸兴奋的情绪感染,也光着脚从床上跳下来,凑到电话边嚷嚷:“大伯!大伯!你好厉害!”
林向洋重新拿起电话,情绪依然激动:“哥,你听到了吗?小帆都给你喝彩呢!我们今天还在世博园看呢,看着咱们国家这么热闹,这么有面子,心里就挺感慨的。现在再加上你们这个好消息,这心里……这心里真是……说不出的痛快!你们太了不起了!”
电话那头的林卫东,听着弟弟一家兴奋的声音,听着侄子稚嫩的夸奖,脸上露出了欣慰而温暖的笑容。他能感受到弟弟发自内心的喜悦和自豪,这份喜悦,与他事业成功的喜悦不同,带着家人之间最纯粹的祝福与荣光与共的情感。
“你们在上海玩得开心就好。”林卫东温和地说,“世博会是个开阔眼界的好机会。你们看到的,和我们做的,其实都是一回事,都是为了这个国家能更好。”
简单的话语,却道出了不同战线上的中国人,共同的理想与追求。
又闲聊了几句家常,叮嘱弟弟照顾好家人,林卫东便挂了电话。他不想占用通讯线路太久。
放下电话,林向洋依然心潮澎湃。他在房间里踱了几步,再次走到窗前。窗外,上海的夜景璀璨夺目,充满了现代都市的活力与诱惑。而此刻,在他心中,这幅景象与想象中哥哥所在的、那片寂静而庄严的戈壁滩重叠在了一起。
一边是面向世界的、开放包容的“软实力”展示,一边是深藏功与名的、坚实可靠的“硬实力”突破。这两者,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共同托举着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家,迈向一个崭新的纪元。
他心中的迷茫和焦虑,在这一刻,似乎被冲淡了许多。他个人的困境,放在这国家奔腾向前的洪流中,固然真实而艰难,但并非不可逾越。哥哥他们的成功,证明了中国人有能力在最顶尖的领域突破封锁,创造奇迹。这种精神,这种力量,应该也能激励着他,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新纪元……”他望着窗外,喃喃自语。对于国家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对于他们林家而言,何尝不也是一个承前启后、充满希望的新阶段?他期待着,明天的太阳升起时,这片土地上,还会上演怎样激动人心的故事。
喜欢三江奔流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江奔流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