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官大人与西都统能应对!”魁玉仅仅犹豫片刻,便改变了主意,“本都统还是坚持武昌城比较危险…。”
“但是……”
“既然李制台坚持把藩库安置在武昌,那我也只能留下帮忙防御了…。”
魁玉说的大义泯然,可在场之人也不是傻子,一瞬间明白了原因。
魁玉肯定想到了,以官文、西陵阿的为人,他们面对打不过的敌人。
肯定第一时间跑路。
尤其是官文,不可能死战不退的。
所以,魁玉很清楚,
现在再返回金口就是送死,一千多人去金口,简直就是给赖裕新送人头。
彭玉麟虽然嗤之以鼻,但也没有拆穿,直接登船赶赴武昌。
李世安在得知李源与魁玉都跟着“帮忙”守武昌城,也没有丝毫客气。
直接把两人的部队安排去作战。
武昌城依旧由蒋彪负责驻防,但是其中两个标被李世安带了出来。
双凤山也只留下一个标。
也就是说,李世安亲率四个标,外加四个“湘军”水师水师营,还有刘官芳亲自带领的警卫营围困江夏大营。
合计一个协加一个标,七千多人,外加半个炮兵营,八千人左右, 加上四个水师营,一共也就堪堪上万人。
围困兵败退至江夏大营的石翼王一部,其实还是有些不足的。现在有三千人马加入,他自然不会放过。
用新军士兵进攻,死伤了他会心疼,但是八旗兵死伤,他可不在乎。八旗兵死伤的越多,对之后的行动就越有利。
所以,
对于魁玉的小心思,李世安没有拆穿,还将计就计的派去了前线。
名义上是侦查,实际上是用来与太平军的侦查部队、探哨拼消耗。
至于打过两次交道的李源,李世安很给面子,单独接见了对方。
“李统领深夜到访,可是为了湘勇粮秣之事?”李世安开门见山地问道,目光扫过李元度肩头磨损的棉袍。
“看你这身打扮,粮饷可是紧缺?”
“本月协饷没有及时下发吗?本官可是记得,让胡藩台提前拨付了…。”
“中堂大人,您误会了。”李源苦笑着摇头:“协饷已经送达湘军粮台。”
“大人您高义,提前支付协饷,让湘军勇士得以安心在前线奋勇杀敌…。”
“您对湘军,没的说!”
“学生今日前来,并非为“湘军”,而是想请大人看一样东西。”说罢从怀中掏出一封泛黄的书信,“大人可知,去年九江兵败时,恩师在信中如何训斥门生?”
李世安挑眉示意他继续。
李源打开书信,手指停在某处:“'次青(李源字)血性过人,然调度稍疏’。”
“短短十字,便将湖口之败的罪责归于门生。”他的声音有些发颤,“可大人知道吗?当时门生率五百乡勇死守要隘,力竭被俘,是咬舌装死才逃了出来。”
李源是聪明人,不可能贸然的说自己要自立门户,而是先行铺垫。
告诉李世安,说自己在曾某人那地位并不怎么样,然后看李世安反应。
虽然没有直接说曾某人的不是,但实际已经是这个意思了。
只是李世安没有想象中的反应。
于是,暖阁里陷入短暂的沉默,炭盆中的红炭突然爆出一声脆响。
李世安起身添了块炭,缓缓说道:“次青啊,你可知武昌收复后,朝廷为何把响银交给我全权负责?”
不等对方回答,他指了指墙上的地图,“湘军在豫章省处处掣肘,骆秉章在潇湘截留粮秣,官文在荆州冷眼旁观。这天下,终究还是要看谁手里有刀有枪。”
李源心中一动,抬头看向李世安:“中堂大人的意思是……”
李世安直接改了称呼,李源自然猜猜到了什么,但他还不敢确定。
“你是聪明人,也很主动!”
“我也知道你有野心,咱们也不是第一次见面了,我就直说了吧…。”
“我可以给你两个选择!”
“第一个,支持你自立,我支持五百支米尼枪,每月拨两千两饷银。”
李世安突然转身,目光如炬,“但是你的平江勇要改称‘楚勇’!”
“归湖广总督衙门直辖。”
李源倒吸一口凉气。
这个条件看似优厚,实则是要将他彻底从湘军体系剥离。
他想起曾某人近日的冷落,想起徽州战场上孤立无援的绝境,
当然,最重要的是,
他有小心思,有应对办法,终于咬牙道:“中堂厚爱,次青愿为前驱!”
“你不问问第二个选择?”
“次青选的就是第二个!”
“我都没说,你就选第二个?你知道本官给你的第二个选择是什么?”
“门生有所猜测!”
李源惶恐的说道:“您第二个选择,应该是要门生直接加入新军吧?”
“不错,聪明!”李世安若有所思的说道:“那你是什么意见?”
“门生的意见是,对内按照第二个选择,对外按照第一个选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