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源小心观察着李世安的反应,看到李世安点头鼓励,便继续说道:“这次大战过后,新军肯定会被朝廷忌惮,”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所以,门生建议,楚勇还是游走于湘军与新军之间,表面独立比较合适…,这样门生在老师那里也能交差…。”
最后似乎怕李世安误会,马上补充道:“当然,门生绝对支持您的…。”
“先不说门生在老师那里现在遭到了不公,即使没有这事,门生为了自己的前途,也知道如何选择靠山…。”
“您比门生的年纪还小,但是地位已经即将位极人臣,跟着您,这辈子稳了,这一点,我那个老师没法比…。”
“而且,门生愿意接受您的制约!”
李世安满意地点头,从案头取过一份名册:“这是我帐下的两个营长,明日便去平江勇协助整编。至于粮台……”
他顿了顿,“就设在武昌城内,由布政使司直接监管。”
“这是对外的,对内,本官这边刚刚招降了长毛一名军帅…。”
“我把他安排给你当副手,加上数千招降的人,组建一个协…。”
“待到这次打下江夏大营,把太平军彻底赶出荆楚省,我给你请一个从四品知府,出任新军第一镇第三协旅长…。”
“第三协,对外称青字营!”
“这个协,一共三个标,两个团长由我的两个营长担任…。你现在的亲信,扩编成一个团,外加警卫营。”
第三协,李源兼任的7团团长,只有五百支米尼枪,剩下的还是原来的湘军装备,只是钱粮由布政司供应。
不足部分,由李世安补上。
剩下的两个团的士兵,几乎全部由俘虏的二线太平军辅兵组成。
李世安只安排了少量骨干。
投降不甘的陈大山,出任参谋长。
俘虏他的排长,则连升六级,直接担任了第三协的正四品营长。
8团和9团团长暂缺。
从这次围剿江夏大营立功之人中选择,不论是什么身份,都有机会。
这让对太平军归属感并没有多强的投降二线辅兵将领,瞬间士气大振。
李世安也把缴获的剩下五百支米尼枪,两千火绳枪,修缮之后全部给了第三协,还给其中一个营装备德莱赛步枪。
而这个营营长正是先前的排长。
李源接过名册时,发现纸张还带着墨香,加上名册安排如此详细。
他突然意识到,今夜这场谈话,只怕早在李世安的算计之中。
因为这个第三协,框架早已经完成,就等他主动上门投效了。
从墨香也能看出,这个第三协整编计划,完成的时间很快。
毕竟他也是临时决定过来的。
但是就是他决定过来路上这么一点时间,李世安就把一切安排好了。
可见李世安的能力之强。
然而他却不知道,真正强的是赵烈文,与一群真材实料的幕僚。
这是总参谋部的手笔。
李世安只需要下达指令。
这就是现代化制度的优越碾压。
当然,也不能说李世安什么也没做,他其实也是有着主要功劳的。
毕竟新军的制度是他改编的。虽然他只是拿着系统奖励改编一下。
李世安看到李源的反应,自然也知道李源有所猜测,但他并不在意。
继续说道:“青字营,继续以湘军团练这个'大家庭'存在,但名义上与毕金科那一个营一样,隶属于王总兵。”
这个王总兵,李源自然知道是王国才,毕竟湘军与绿营早有交集。
另外,湘军其实是一个笼统的称呼。
前文说过,除了曾某人直属湘军外,还包括胡林翼、江忠源几部分。
但是除此之外,其实还有一部分,那就是划归绿营将领统属的。
原本这些都将划归湘军序列。
李世安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情况,
他虽然依旧学着胡林翼的做法,对绿营进行裁汰,保留精锐并融入“湘军”体系,形成“以湘补绿”的格局。
但是这些“湘军”,现在并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湘军”了,而是名义上的湘军,实际意义上的湖广新军了。
或者说,
这是湖广新军的二线部队。
李世安重用王国才,把他推上郧阳镇总兵的位置,但却不划归亲信。
除了避免朝廷忌惮以外,还有就是王国才空有忠诚,却明显能力不足。
而且这个忠诚,明显也只是在李世安不造反的前提下,才保留的。
他自然不敢当亲信了。
不过,王国才不能打,不代表手下人全部不能打,其中最能打的就是这个毕金科,也是彩云省人,加入了湘军。
之所以说也是,那是因为王国才,原来姓罗,就是彩云省人。
因为李世安的出现,同样是比较能打的鲍超霆军,也划归王国才部。
现在加上李源的青字营,王国才的这一镇绿营兵,瞬间过万人了。
当然,
这一镇绿营,现在只剩下绿营的壳子了,原来的人替换差不多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