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渐高,祖孙二人满载而归。回到杏林堂后,祖父并未将这些沾染着田野气息的“收获”直接送入药柜,而是挽起袖子,步入了与药堂相连的、充满烟火气的小厨房。他系上蓝布围裙,如同一位技艺精湛的厨师,开始料理这些天地馈赠的“野鲜”。
他将紫红的香椿嫩芽投入滚水中微微一焯,捞出过凉,挤干水分,细细切碎,与洁白的嫩豆腐同拌,只加少许细盐,滴几滴小磨麻油,瞬间,一股奇异而诱人的香气便弥漫开来。他又将荠菜仔细洗净,焯水后攥干,与剁得极精细的五花肉糜混合,调入姜末、细盐和少许酱油,包成一个个元宝状、皮薄馅大的小馄饨。接着,他将蒲公英的嫩叶快速焯烫,保持其翠绿,捞出后与蒜泥、香醋、少许糖和盐拌匀。最后,还顺手用鲜嫩的薄荷叶,冲了一壶清甜的薄荷茶。
午膳时分,几碟色香味俱全的时令“野鲜”摆上了那张平日里摆放医案药方的八仙桌。拌香椿豆腐,紫白相间,异香扑鼻;荠菜肉馄饨,汤清馅绿,鲜美无比;凉拌蒲公英,碧绿爽口,苦中回甘;再配上一杯清澈见底、散发着清凉气息的薄荷茶。这顿午餐,与平日里的家常饭菜截然不同,充满了山野的清新与节令的仪式感。
祖孙二人相对而坐。祖父夹起一筷香椿豆腐送入口中,细细品味,脸上露出满足的神情,缓缓道:“溪儿,药补终究不如食补。世间许多看似寻常的食物,只要明了其四时之性、寒热之味、升降之功,知晓其适宜之体、禁忌之证,用之得当,便是最平和、最稳妥、亦是最贴近生活的调理佳品。春日食此香椿、荠菜,可助肝木条达,脾胃健运,顺应生发之气;夏日啖冬瓜、绿豆,可清解暑热,利湿解毒;秋日嚼秋梨、饮蜂蜜,可滋润肺燥,濡养津液;冬日炖羊肉、食萝卜,可温中补虚,顺气消食。此乃‘天人相应’之道在饮食起居上的具体体现,亦是‘上工治未病’的最高境界,就蕴藏在这一日三餐的寻常烟火之中。”
林闻溪吃着那滋味独特的香椿豆腐,品着那鲜美无比的荠菜馄饨,尝着那先苦后甘的凉拌蒲公英,感受着不同食物下肚后,身体细微的反应:食香椿后,觉得胸腹间似有一股暖流,微微发散,鼻息也通畅了些;食荠菜后,胃脘舒适,口舌生津;而那蒲公英的微苦,过后却让喉咙格外清爽,之前因天气微热带来的一丝口干也缓解了。这种直接的、鲜活的体验,比任何书本上的描述都来得真切、深刻。他恍然大悟,原来那些精深的医理,并非高高在上、玄之又玄的理论,它就蕴藏在这日常的一饭一蔬、一饮一啄之中,与天地节律同频共振,等待着有心人去发现、去体悟、去运用。
这谷雨时节的一场田野识药、厨房烹鲜,不仅让林闻溪的篮中装满了春日的馈赠,更让他的心田里,深深埋下了一颗“药食同源”、“道法自然”的种子。这种子,将随着岁月与知识的浇灌,生根发芽,最终长成他对生命与健康更为圆融、更为通达的理解。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将祖孙二人用餐的身影拉长,与满堂的药香、饭菜的香气交融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无比温馨、充满生机的画卷。
喜欢针途请大家收藏:(m.20xs.org)针途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