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用沙参麦冬汤合百合固金汤之意化裁:重用北沙参、麦门冬、天门冬,甘寒质润,大补肺胃之阴;生地黄滋阴凉血;百合、川贝母润肺化痰止咳;地骨皮清退虚热;更加入火麻仁润燥滑肠,通便泄热。
祖父一边运笔如飞,一边向林闻溪强调其中精义:“治疗秋燥引起的咳嗽,首要之务,在于精确辨证,区分温、凉、虚、实。外感凉燥,需辛温宣散与甘寒润燥同施,如同既要打开窗户透气,又要在地上洒水保湿;内伤阴虚燥咳,则需纯用甘寒滋阴降火之品,直接补充亏耗的津液。然,无论采用何种治法,都必须时刻顾护‘脾胃’这后天之本。这便是‘培土生金’的至理。脾胃功能健旺,如同肥沃的土壤,才能将药物和食物的精华有效地吸收、转化,并上输到肺脏,肺得到充分的濡养,疾病自然容易痊愈。”因此,他在方中常常会佐以茯苓、山药、炒白术、炙甘草等健脾益气之品,确保滋阴而不碍胃,润燥而不生湿。
beyond 诊案用药,祖父更将养生之道融入日常。他传授了诸多白露时节的食养秘诀:每日晨起,空腹饮一杯温热的蜂蜜水,既能润泽肠道,又能补充夜间消耗的津液;常食白色食物,如秋梨、荸荠、银耳、莲藕、杏仁、百合、山药等,中医认为白色入肺,多有滋阴润肺之效;炖煮汤品时,可加入杏仁、川贝母、玉竹、沙参等药材,增强补肺之力;并再三叮嘱,此时衣着宜“暖衣温食”,尤其要注意颈后、背部这些阳气汇聚之地以及足部的保暖,避免寒邪从这些薄弱之处直中体内,损伤阳气。
林闻溪凝神观望着,祖父面对同样以“燥咳”为主诉的病人,却能依据其不同的病因病机(外感凉燥与内伤阴虚),如同一位技艺精湛的琴师,精准地拨动不同的药味琴弦,或温润并施,或甘寒纯补,其用药之精妙,配伍之严谨,恰似执秤毫厘,精准地平衡着表里、寒温、润燥、攻补之间的微妙关系。他深深地体会到,应对这白露时节的秋燥,绝非简单地“润”字可了,其中所蕴含的,是对病邪性质、人体虚实、脏腑生克关系的深刻洞察与高超的调和艺术。祖父那份洞察秋毫的智慧与悲天悯人的情怀,在这凉意渐深的秋日,显得格外温暖而厚重。
喜欢针途请大家收藏:(m.20xs.org)针途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