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赵员外,祖父回到院中,石桌上的茶汤尚温。他重新为林闻溪斟上一杯,语重心长地说道:“溪儿,今日此案,你须深记。‘阴阳’二字,看似抽象,实为医道之总纲,贯穿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之始终。表里、寒热、虚实、气血、营卫、脏腑经络之功能活动……无不可用阴阳来概括与辨析。诊病之首要关键,在于‘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唯有先辨明病症的根本属性是偏阴偏阳,是阴虚阳虚,还是阴阳格拒,才能把握住治疗的大方向,不致犯下‘虚其虚实’(对虚证用泻法,对实证用补法)的致命错误。”
他指着杯中色泽清透、气味中和的茶汤,道:“便如此茶,西洋参微凉益气,枸杞子平补阴阳,红枣甘温养血,薄荷轻清宣散。诸味相合,药性平和,不偏不倚,无过寒过热之弊,正合秋分时节天地之气平和之性,旨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调和阴阳,维系平衡。这不同于救治急症时所用的大黄、附子那般,药性峻烈,偏性极强,用于力挽狂澜,而非平素调养。治国如烹小鲜,治病亦重调和,此乃中医之至高境界。”
此时,夕阳已缓缓西沉,金色的余晖将半边庭院染得温暖明亮,而另外半边,则渐渐被屋宇和树木拉长的阴影所笼罩,陷入一种宁静的幽暗之中。光与影,明与暗,温暖与清凉,在这庭院中形成了一幅生动而和谐的“阴阳交替图”。林闻溪品着杯中那杯“天地中和茶”,滋味甘、润、微温、轻凉,诸味层次分明,最终在口中融汇成一种平和中正、令人安舒的余韵。他心中对于“阴阳”这一对中医最核心、也最玄妙的概念,不再仅仅是《内经》中抽象的文字定义,而是融入了对自然节律的静观、对病患复杂证候的剖析,乃至手中这一盏茶饮的切身感悟之中,变得无比鲜活、具体而深刻。祖父那在暮色中显得愈发清癯睿智的身影,与这秋分日天地间呈现的短暂平衡之美,一同深深地烙印在他的成长年轮里。他仿佛看见,自己正站在一扇通往更深邃医道殿堂的大门前,而祖父递来的钥匙,正是这看似简单、实则包罗万象的“阴阳”二字。
喜欢针途请大家收藏:(m.20xs.org)针途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