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的初夏,空气中却弥漫着与季节不符的凝重。中央医疗站的会议室内,林闻溪站在一幅巨大的证据关系图前,手中拿着一份刚刚破译完成的实验记录。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等待着那个已经预料到却依然令人心悸的结论。
“同志们,”林闻溪的声音低沉而清晰,“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工作,我们现在可以确凿地宣布:日军确实在研发和使用生物武器,代号‘樱计划’。”
他身后的关系图上,密密麻麻地标注着证据链:从异常伤情的临床表现,到实验室的微生物学发现;从山洞取样的实物证据,到破译的实验记录;从动物实验数据,到疑似人体试验的记载...
“这些证据表明,”林闻溪继续道,“日军至少已经开发出三种不同类型的生物制剂:一种影响伤口愈合,一种导致呼吸道损害,还有一种针对消化系统。”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只能听到纸张翻动的声音和沉重的呼吸声。
伊万诺夫站起身,用他特有的俄式汉语严肃地说:“作为一个医学工作者,我必须说,这些证据确凿无疑。日军的所作所为,已经严重违反了国际法和医学伦理。”
最令人发指的是实验记录中关于人体试验的部分。记录显示,日军不仅用战俘进行试验,还在平民区秘密投放制剂,观察“野外效果”。
“看这里,”顾静昭指着一段记录,声音颤抖,“他们记录了一个村庄在投放后的发病情况,包括儿童和老人的反应...这简直是魔鬼的行径!”
证据整理工作异常繁琐但至关重要。每个样本都要多次检测确认,每条记录都要反复验证真伪,每个数据都要多角度分析。
“我们必须确保万无一失。”林闻溪反复强调,“这些证据将来要在国际法庭上使用,不能有任何瑕疵。”
在整理过程中,他们还有一个意外发现:实验记录中提到一个代号“731”的特殊部队,似乎就是生物战研发的主要执行者。
“731部队...”林闻溪默念着这个代号,“我们必须找到更多关于这支部队的信息。”
与此同时,疫情防控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基于对生物制剂的深入了解,他们开发出了更有效的防护和治疗方案。
延胡索碱的应用效果尤其显着。在一个曾经高度暴露的村庄,全面使用延胡索碱预防后,新发病例完全杜绝,原有患者也大多康复。
“这说明我们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林闻溪在医疗总结会上说,“中医药在应对新型威胁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
但最紧迫的任务是将证据送出去。日军显然已经察觉他们的行动,加强了对边区的封锁和侦察。
“必须尽快将这些证据送到重庆,送到国际社会!”傅连暲焦急地说,“否则日军可能会销毁其他证据,甚至加大攻击力度。”
一个特别小组被组建起来,负责护送证据穿越封锁线。林闻溪本想亲自前往,但被坚决阻止。
“你是我们最重要的科学家,不能冒险。”周副主席亲自指示,“让专业的同志去做这件事。”
证据被多份复制,通过不同渠道送出:一份由武装小队护送前往重庆;一份通过地下交通线送往上海,计划转交国际友人;还有一份由无线电技术人员尝试加密发送。
离别那夜,林闻溪将最重要的原始证据交给小队长:“这些不仅是一些纸张和样品,更是无数冤魂的呐喊,是历史的见证。务必送到!”
小队长庄严接过:“就是用生命护送,也一定完成任务!”
送走证据后,等待的日子格外漫长。每个人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消息,同时又担心日军的报复。
果然,一周后,日军发动了大规模扫荡,明显有针对性地搜索医疗站和实验室。
“他们想销毁证据!”林闻溪立即意识到,“快,将所有备份资料转移!”
在老乡的帮助下,重要资料和设备被连夜转移到深山的秘密洞穴中。医疗站只保留必要的诊疗功能。
最惊险的一次,日军搜查队已经进入了医疗站,距离隐藏的样本只有一墙之隔。幸好一位老乡机智地引开了他们。
“太险了!”事后顾静昭心有余悸,“如果他们找到那些样本...”
林闻溪却更加坚定:“这说明我们找到了他们的痛处。越是如此,越要坚持到底!”
半个月后,终于传来了好消息:送往重庆的证据安全到达,已经通过特殊渠道呈送最高层;上海方面的证据也成功交予国际友人,正在筹划向外界披露。
但无线电发送尝试失败了。日军加强了电波干扰,加密电报无法完整传送。
“没关系,主要渠道已经畅通。”傅连暲安慰大家,“现在重要的是做好我们自己的工作。”
基于对生物制剂的深入了解,林闻溪团队开始研发更先进的检测和防护手段。
他们发明了一种简易检测纸,浸泡特殊试剂后,遇到生物制剂会变色,便于前线部队快速判断威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针途请大家收藏:(m.20xs.org)针途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