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危险的一刻,他被逼到了一处悬崖边。前无去路,后有追兵,眼看就要被俘。
千钧一发之际,林闻溪注意到崖壁上缠绕的藤蔓。没有时间犹豫,他抓住一根粗壮的藤蔓,纵身向崖下荡去。
子弹在头顶呼啸而过,打断了几根藤蔓。林闻溪的手臂被尖锐的岩石划伤,鲜血直流,但他死死抓住藤蔓,终于荡到了对面崖壁的一个小平台上。
追兵在崖边叫嚷了一阵,最终认为他不可能生存,悻悻离去。
林闻溪瘫倒在平台上,浑身疼痛,精疲力尽。夜色降临,山风凛冽,伤口还在渗血。他用随身携带的草药简单处理了伤口,思考着下一步行动。
“必须找到侦察小队的下落。”他下定决心,“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第二天,林闻溪小心翼翼地沿着崖壁寻找路径,终于找到一条下山的小道。他伪装成受伤的樵夫,混入当地村民中,暗中打听消息。
在一个小镇的茶摊上,他听到了关键信息:日军前天在后山抓到了几个“间谍”,正在严刑拷打。
林闻溪心中一震:很可能是侦察小队的成员!
通过茶摊老板,他联系上了当地的地下工作者。消息证实了:侦察小队确实被捕,关押在日军据点中,情况危急。
“据点防守严密,硬闯不可能。”地下工作者老周说,“但明天有一车蔬菜要送进去,或许可以借此混入。”
一个冒险的计划形成了:林闻溪扮作菜农的帮手,混入据点,寻找救援机会。
第二天清晨,林闻溪换上粗布衣裳,脸上抹灰,跟着菜农老赵的货车来到日军据点。
哨兵检查得很仔细,连菜筐都要翻看。林闻溪心跳加速,但表面保持镇定,用当地方言与哨兵周旋。
“新来的?”哨兵怀疑地盯着林闻溪。 “是我外甥,来帮忙的。”老赵赶紧解释,“老家闹饥荒,来找碗饭吃。”
哨兵打量了半天,终于放行。
进入据点后,林闻溪暗中观察地形和守备情况。这是一个改造过的山庄,主建筑显然是指挥中心和监狱,后院有一些新建的房屋,可能就是实验室。
在卸货时,林闻溪偶然听到两个日军官的谈话片段:“...那些支那间谍嘴真硬...”“...明天转移至太原...”
时间紧迫!必须在转移前采取行动。
通过老赵,林闻溪与据点内的一名中国籍杂工取得了联系。这位叫小杨的年轻人愿意帮忙,提供了据点的内部布局和守卫换班时间。
“监狱在地下室,通常有两个守卫。实验室在后院,守备更严。”小杨低声说,“我听说他们明天一早就要把俘虏送往太原。”
这意味着今晚是唯一的机会。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林闻溪脑中形成:制造火灾混乱,趁乱救人。
深夜,月黑风高。林闻溪和小杨悄悄潜入后院,在仓库和厨房区域布置了引火装置。
“着火啦!着火啦!”喊声划破夜空,据点顿时乱作一团。日军士兵慌忙救火,警戒暂时松懈。
林闻溪和小杨趁机潜入主建筑,制服了地下室入口的守卫,找到了被关押的侦察队员。
景象令人心痛:三名队员都遭受了酷刑,伤痕累累,但神志尚清。
“林所长!您怎么...”队长小张又惊又喜。 “没时间解释,快走!”林闻溪和小杨搀扶起伤员,向外撤离。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逃出主建筑时,与一队日军迎面撞上!
枪声顿时响起,小杨为掩护他们,不幸中弹牺牲。
林闻溪和伤员们被迫退回建筑内,情况再次危急。
“从这边走!”小张指着一条狭窄的通道,“我们来时注意到这可能通向外面的下水道。”
在枪林弹雨中,他们跌跌撞撞地冲入通道,果然找到了一个通往下水道的入口。
肮脏腥臭的下水道成了逃生通道。林闻溪搀扶着伤员,在黑暗中艰难前行,不知走了多久,终于看到前方的光亮。
出口处,老周带领的地下工作者已经等候多时。原来他们听到枪声后,立即前来接应。
“快!车准备好了!”老周急切地招呼。
他们刚上车,日军的追兵就赶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追逐在山西的山路上展开。
最终,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和多个预设的障碍点,他们成功摆脱了追兵,逃入安全区域。
回到临时据点,林闻溪立即为伤员进行治疗。虽然身体多处受伤,但三名队员都保住了性命。
更重要的是,小张在侦察中获得了一个关键信息:日军正在研究一种通过空气传播的新型制剂,计划在冬季利用西北风向下风方向传播。
“我们必须立即将这个情报送回去!”林闻溪意识到事情的紧迫性。
这一次,通过地下交通线的多重保障,情报终于安全送达延安。
暗查险遭不测,但获得了至关重要的情报。林闻溪和他的队员们用勇气和智慧,再次为防范生物战赢得了宝贵时间。
然而每个人都明白,这场看不见的战争,还远未结束......
喜欢针途请大家收藏:(m.20xs.org)针途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