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明显的刁难,”小张愤愤不平,“他们根本不懂科学研究,却在那里指手画脚。”
更令人不安的是,调查组中有个人特别关注那些生物样本和实验数据,反复询问它们的来源和保管方式。
“他们在找机会销毁证据,”伊万诺夫敏锐地察觉,“必须加强样本的安全保卫。”
果然,当晚就发生了闯入事件。两名陌生人试图潜入样本库,幸亏保安及时发现,未能得逞。但这件事敲响了警钟:对方已经开始采取直接行动。
团队召开了紧急会议。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大家必须做出艰难决定。
“我们可以选择妥协,”一位成员提议,“暂时停止敏感调查,专注于防治工作,等风头过去再说。”
“不行!”顾静昭坚决反对,“每拖延一天,就可能有多一天的无辜者受害。我们不能因为个人安危就放弃责任。”
争论持续到深夜。最终,林闻溪做出了决定:“我们将采取双轨策略。公开层面上,我们暂时降低调门,配合调查;私下里,我们继续研究,并将证据通过其他渠道送出去。”
这个计划风险极大,但这是唯一能在当前困境中继续前进的方法。
他们立即行动起来。一部分人负责应付调查组,表现得配合甚至顺从;另一部分人则在极端保密的情况下继续关键研究。
最重要的证据和样本被秘密转移至多个地点保管,防止被一网打尽。通讯采用更加隐蔽的方式,甚至重启了战争时期的地下交通线。
与此同时,林闻溪开始联系那些仍然可信的国际友人和组织。通过层层转接,证据被一点点送出去,如同涓涓细流,终将汇成大海。
这个过程缓慢而危险。好几次,传递渠道差点被截获;有两位交通员在传递过程中失踪,生死不明。
但令人欣慰的是,一些证据已经开始发挥作用。某国际人权组织根据他们提供的线索,发表了一份措辞强硬的报告;几位外国议员在议会中提出质询;甚至联合国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
压力之下,对方的行动变得更加激进。一天清晨,研究所突然被武装人员包围,声称要“查封危险物品”。
“这是明目张胆的抢劫!”伊万诺夫愤怒地抗议,但无济于事。
关键设备和资料被强行带走,实验室被贴上了封条。团队成员被限制离开延安, effectively 被软禁。
就在这最黑暗的时刻,转机再次出现。周副主席突然派人秘密传信,要求会见林闻溪。
这次会见地点不在办公室,而是在一个偏僻的农家院落。周副主席身着便装,神情严肃。
“林大夫,情况我已经了解,”他开门见山,“某些人的行为已经超出了底线。中央对此并不知情,是某些人的个人行为。”
林闻溪心中一振:“那我们的工作...”
“需要改变策略,”周副主席说,“直接对抗只会造成更大损失。我建议你们暂时转向应用研究,把重点放在防治工作上。同时,通过国际渠道继续施压。”
他递过一个纸条:“这是几个仍然可信的国际联系人。小心使用,他们会帮助你们。”
带着新的希望和更加复杂的任务,林闻溪回到了被封锁的研究所。虽然困境依旧,但至少他们不再是孤军奋战。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团队表面配合“整顿”,实际上却在秘密继续着关键工作。证据通过新的渠道源源不断地送出,国际压力持续增大。
终于,在某个清晨,那些“调查员”突然撤离了,查封令也被无声无息地取消。虽然没有正式道歉,但显然背后发生了某种变化。
上报受阻的困境暂时缓解,但每个人都明白,这场斗争远未结束。那个国际网络仍然存在,只是暂时收敛了爪牙。
实验室重新开放的那天,林闻溪站在门口,对团队成员说:“我们挺过了一场风暴,但更大的风暴可能还在后面。记住,科学的价值在于追求真理,无论面临什么困难,这个初心不能改变。”
阳光照在经历风雨的实验室牌匾上,“中西结合,造福苍生”八个大字格外醒目。在这条充满艰难险阻的道路上,他们将继续前行,为了真理,为了生命,为了那些不能发声的人。
上报受阻陷困境,但追求真理的心永不屈服。在这片经历过无数磨难的土地上,希望之火依然在风中顽强燃烧。
喜欢针途请大家收藏:(m.20xs.org)针途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