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四象同辉道域”历经九系法则洪流的淬炼与熔铸,完成那近乎脱胎换骨的进化,内蕴万象法则雏形,变得愈发深邃、稳固,仿佛一方初生的微缩宇宙般自行运转不息之后,叶秋敏锐地察觉到,识海中央那枚作为一切根源与桥梁的“源初道纹”,其持续不断的、如同心跳般的悸动非但没有平息,反而变得更加清晰、更加急促,如同最精准的罗盘指针,坚定不移地指向九块万象主碑共同拱卫的那片看似空无一物的中心区域。
先前,以寻常感知探查,那里唯有九系法则流转交融、维持着完美动态平衡所散发出的和谐道韵,纯净而空灵。但此刻,在叶秋这已然进化、能够更深刻洞察能量本质与空间细微结构的“万象道域”的感知视角下,那片区域的空间结构呈现出一种极其精妙、近乎于“道”之化境的“褶皱”与“隐匿”状态。仿佛有一层无形无质、却又坚韧无比的“面纱”,并非由能量或物质构成,而是由某种更高维度的空间规则与信息加密手段交织而成,完美地遮蔽了其下真正隐藏的核心奥秘。
叶秋目光沉凝,缓步走向那片区域的中心。他并未催动任何攻击性的力量,也未试图以蛮力去撕扯那层规则面纱。他只是让自身那已然包容了九系法则特性、与周遭环境达到高度和谐共鸣的“万象道域”自然流转,散发出一种海纳百川、与万物同频的独特气息。他的每一步踏出,道域的波动都如同最精密的密钥,与周围九碑维持的宏大而平衡的法则韵律,产生着微不可查却又妙到毫巅的共振。
当他最终踏足那片区域最中心点的瞬间,没有惊天动地的轰鸣,没有能量碰撞的爆裂,只有一种如同水滴融入大海、钥匙滑入锁孔般的、无比自然的契合感。
“嗡……”
一声轻微到几乎不存在、却仿佛直接响彻在规则层面的共鸣之音掠过。眼前的景象如同平静湖面被投入一颗恰到好处的石子,荡开一圈柔和而透明的涟漪。那层无形的、隔绝万古的“规则面纱”,在这完美的频率共振下,如同冰雪消融于春日阳光,悄然无声地消散、褪去。
一座碑,于虚无中,显化而出。
它的出现,与周遭那九块巍峨如山、道韵冲霄的万象主碑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它并非高大雄伟,反而十分低矮,仅齐成人腰际,通体呈现出一种非金非玉、非石非木的混沌灰质,材质古朴到近乎原始,仿佛是由开天辟地时最初的混沌之气凝聚而成。它没有散发任何强大的能量波动,也没有璀璨夺目的法则光华,就那么静静地、毫不起眼地矗立在最核心的原点,仿佛自太初以来便存在于那里,平凡、内敛得与这片瑰丽绚烂、演绎着宇宙生灭至理的万象碑林格格不入,却又隐隐散发着一种“万物归墟”、“返璞归真”的终极意蕴。
然而,当叶秋的目光,真正落在这座矮小石碑的碑身之上时,他的呼吸骤然间彻底停滞,心脏如同被一只无形巨手狠狠攥紧,狂跳欲出!
碑身之上,刻录着的,并非玄天大陆现今通行的、圆融流转的青云道纹体系,也非秘境外围那些残缺破碎的上古符文,而是——密密麻麻、结构古朴抽象到极致、笔画带着金石镌刻般的锐利转折、与他之前在那片荒芜之地发现的零星符号同源,却更加完整、更加系统、更加深邃浩瀚如星海的——太古铭文!
这些铭文,与他前世在地球古籍库中潜心钻研过的、被誉为华夏文明源头的甲骨文、以及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在核心的“神韵”与“构型逻辑”上,有着惊人到令人灵魂战栗的相似度!但它们似乎更加古老,更加接近人类(或某种智慧生命)最初尝试用符号记录思想、阐述世界本质的源头!它们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文字”,每一个独立的符号,其笔画走势、结构比例,都仿佛本身就是一道凝练的法则碎片,一段被时光凝固的史诗,一个辉煌文明在蒙昧初开时发出的、探索宇宙的啼声与呐喊!
识海中央,那枚“源初道纹”此刻清辉流转,散发出前所未有的温顺、活跃与一种近乎“归乡”般的亲切悸动。它不再只是简单的共鸣,而是与这座矮碑上的太古铭文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水乳交融、血脉相连般的紧密精神链接,仿佛它们本就是同根同源、一体两面的存在!
叶秋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缓缓伸出微微颤抖的手指,带着一种近乎朝圣般的虔诚与探寻历史的激动,轻轻抚上那冰冷粗糙、刻满了岁月沧桑痕迹的灰质碑面。
没有预想中的能量冲击灌顶,没有霸道的神魂意念强行灌输。只有一股浩瀚如星海、沉重如万古青天的、纯粹而庞大的“信息流”,通过“源初道纹”这座无形的、直达本源的桥梁,平和却持续不断地、如同涓涓细流汇入干涸河床般,涌入他无比坚韧的识海。
这不是功法传承,不是力量赐予,而是……记录!是一部被尘封了无尽岁月、关乎世界起源与命运真相的……历史档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秋叶玄天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秋叶玄天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