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彻艰难地抬起眼皮,目光却异常清亮,他示意了一下被方哲和程文捧进来的证据匣。
裴九霄跪在一旁,强撑着病体,代替萧彻,将商人证词漏洞、官银流水不符、死囚“自杀”现场的疑点、以及背后指向曹吉祥党羽构陷的条条证据,清晰、冷静、条理分明地一一陈述出来。
每一个疑点,都配有相应的物证、书证或证人证言摘要。逻辑严密,无懈可击。
皇帝听着,脸色越来越沉。他或许偏袒曹吉祥,但他不是傻子。这套证据链的扎实程度,远超他的预料。尤其是当一份东厂内部秘密账簿的残页(侯三费尽心力找到的)被呈上,上面清晰地记录着贿赂那名商人和买通狱卒的款项时,皇帝的眉头死死锁紧了。
事实如何,已然清晰。
就在这时,一名太监急匆匆入内,在皇帝耳边低语了几句。皇帝的脸色瞬间变得更加难看。
通政司刚刚收到数百名京畿百姓的联名血书(裴九霄早已暗中安排侯三发动力量),为萧彻鸣冤,陈述北镇抚司近日平反冤狱、惩奸除恶的善政,恳求陛下明察!
民心向背,在此一刻,显得格外沉重。
皇帝沉默了许久许久。他看看奄奄一息却眼神执拗的萧彻,看看跪在地上、伤痕累累却脊梁挺直的北镇抚司众人,再看看那些无可辩驳的证据和那无形的民心压力。
最终,他疲惫地挥了挥手。
“此事…朕已知晓。”皇帝的声音带着一种复杂的情绪,“萧彻抱病伸冤,其情可悯。所奏之事,交由…交由司礼监秉笔太监王瑾,会同三法司,重新核查审理。务必…水落石出,还天下一个公道。”
他没有直接处置曹吉祥,但“重新核查”、“水落石出”这几个字,已然表明了态度。交给与曹吉祥不睦的王太监,更是意味深长。
“至于萧卿…”皇帝看着榻上气若游丝的萧彻,叹了口气,“安心回府养病吧。北镇抚司…暂由裴九霄代管。”
这已是目前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
“臣…谢陛下…隆恩…”萧彻极其微弱地说完这句话,眼睛缓缓闭上,彻底失去了意识。
他被小心翼翼地抬出皇宫。
宫门外,等待的雷震等人看到他们出来,立刻围了上来。当听到裴九霄简略说明结果后,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随即看到再次昏迷的萧彻,心又揪紧了。
回到北镇抚司,墨先生立刻进行急救。
这一次,萧彻昏迷了整整三天三夜。
当他再次醒来时,虽然依旧虚弱得无法动弹,但那种弥漫全身的、冰寒刺骨的煞毒痛苦,似乎减轻了微不足道的一丝。仿佛那场御前的决绝抗争,以及皇帝那句未定论的“公道”,暂时压制住了部分阴毒。
他醒来后第一件事,便是用极其微弱的声音,询问外面的情况。
裴九霄坐在榻边,仔细地向他汇报。
王瑾太监接手后,雷厉风行,凭借萧彻他们提供的铁证,很快逆转了局势。反水商人翻供,承认受胁迫;狱卒被杀真相查明;都察院那几个跳得最欢的御史被停职查办…曹吉祥一党遭受重挫,气焰被狠狠打了下去。
北镇抚司的危机解除,威望不降反升。
而更让萧彻欣慰的是,在整个过程中,裴九霄、雷震、侯三,以及方哲、韩猛、程文这些年轻人,表现出了惊人的成长和担当。
裴九霄运筹帷幄,沉稳应对;雷震刚猛果决,镇住场面;侯三机变百出,情报精准;方哲心思缜密,于卷宗中发现致命破绽;韩猛临危不乱,带队挡住多次冲击;程文则快速整合档案,提供了最关键的支持。
他们不再是需要他时刻庇护的雏鸟,而是在暴风雨中,学会了用自己的翅膀搏击长空。
萧彻静静地听着,苍白如纸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唯有眼底深处,那抹一直燃烧着的、近乎悲壮的火焰,在一点点地、慢慢地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平静与欣慰。
他极其缓慢地转动眼珠,目光逐一扫过围在榻前的这些面孔。
他的嘴唇翕动着,发出几乎听不见的声音。
但这一次,说的不再是公务,不再是斗争。
“…做得…很好…”
“…以后…就交给…你们了…”
他的目光最后落在裴九霄身上,带着无尽的托付,然后,缓缓地、安心地…闭上了眼睛。
这一次,不是昏迷。
是一种耗尽所有后,终于可以放下重担的…疲惫与安然。
窗外,冰雪开始消融,一缕难得的暖阳,透过窗棂,照在他平静的睡颜上。
他终于可以,稍微休息一下了。
那盏一直燃烧得过于炽烈的灯,火光虽然微弱了下去,却终于不再摇曳欲灭。
因为它点燃的星火,已成燎原之势。
接力棒,已在风雨洗礼中,稳稳交接。
喜欢锦衣天下名请大家收藏:(m.20xs.org)锦衣天下名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