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的最后一斧,是混沌时代与洪荒时代的分水岭。当那道劈开天地的斧芒消散时,混沌并未彻底湮灭——那些被斧刃撕裂的混沌本源、未及分化的清浊之气、崩碎的法则碎片,以及无数在开天中陨落的魔神残躯,在“清升浊降”的大趋势下被甩向洪荒大陆外围,于天地边际形成了一道横跨亿万里的“混沌乱流带”。这道乱流带既是盘古开天的“余波”,亦是洪荒世界诞生后第一道天然屏障,其狂暴与诡谲,足以让初期洪荒的生灵望而却步,更将混沌深处的未知威胁隔绝在外。
一、乱流带的形成:开天斧下的“混沌遗骸”
开天最后一刻,盘古斧撕裂的不仅是混沌的“躯壳”,更是维系混沌平衡的法则网络。当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沉为地时,那些被强行剥离的“混沌杂质”——包括未被天地接纳的混沌元气、破碎的时空法则碎片、魔神死后逸散的本源之力,以及被斧芒震碎的混沌晶石、魔神骨骼等物质——在天地间的“斥力”与“引力”作用下,于洪荒大陆的最边缘聚集。
这些物质与能量本就属于混沌,天生带有“无序”与“狂暴”的特性。在天地初分的能量潮汐中,它们相互碰撞、撕扯、融合:一缕混沌罡风与魔神残魂相撞,诞生出能吞噬光线的“暗流”;一块混沌晶石被法则碎片切割,化作亿万旋转的“锋刃石雨”;甚至有未死透的魔神残念在乱流中苟延,以吞噬其他能量为生,化作乱流中的“移动风暴”。
玄空立于起源殿的观星台,以“时空镜”记录下这一幕:洪荒大陆如同一枚初生的卵,而混沌乱流带便是包裹卵的“胎膜”,只是这层胎膜并非柔软,而是由亿万道相互绞杀的能量流构成。它们环绕洪荒的轨迹并不固定,时而收缩至离大陆边缘百万里,时而扩张至千万里之外,仿佛一道呼吸的“结界”。
二、乱流带的三层结构:从“绞杀区”到“迷雾层”
混沌乱流带并非均匀分布,而是按能量强度与危险程度,自然形成了三层结构,每层各有其特性,共同构成了守护洪荒的“三重防线”。
第一层:外沿绞杀区(离洪荒最远)
这是乱流带最外侧的区域,宽度约百万里,是开天斧直接冲击的“余波区”。此处充斥着“混沌原力”——一种未被分化的纯粹能量,对洪荒生灵而言,接触即意味着“同化”。即便是刚开天幸存的准圣级魔神,若误入此地,肉身会被混沌原力分解为最原始的粒子,元神则会被强制剥离洪荒法则的烙印,变回混沌状态的“无意识能量团”。
绞杀区最危险的,是被称为“混沌之鞭”的能量流。它们由开天斧残留的“破法之力”与混沌元气结合而成,呈暗金色,粗如山峰,长逾万里,抽打时能撕裂空间。玄空曾观测到一头幸存的“混沌巨象”(实力接近准圣)试图穿越绞杀区,被三道“混沌之鞭”同时击中,身躯瞬间崩解为血雾,连惨叫都未发出便彻底湮灭。
第二层:法则迷宫(中层过渡区)
穿过绞杀区(若能活下来),便进入宽度约五十万里的“法则迷宫”。此处能量强度较外沿稍弱,但混乱程度更甚——开天破碎的法则碎片在此处漂浮,形成无数相互矛盾的“微型法则域”:一片区域内时间流速是外界的千倍,相邻区域却可能是静止的;前一刻还是焚尽万物的“炎域”,下一刻便化作冻结灵魂的“冰狱”。
法则迷宫中,最诡异的是“因果迷雾”。这是由无数魔神死亡时的“执念”与法则碎片纠缠而成的能量场,生灵进入后,过往的因果会被无限放大:曾杀过生灵者,会被无数幻象围攻;曾有亏欠者,会陷入永无止境的“还债”幻境。玄空记载,一位名为“光阴鼠”的魔神(掌时间法则碎片)误入此地,被自身“偷取过百万年时光”的因果反噬,在幻境中经历了百万次死亡,最终元神耗尽,化作迷宫的一部分。
第三层:内沿罡风带(贴近洪荒大陆)
这是离洪荒最近的区域,宽度约三十万里,能量相对“稳定”(仅相对于前两层而言),主要由混沌罡风与破碎的先天物质构成。罡风呈青黑色,速度远超光速,能轻易撕裂金仙级的肉身;而那些破碎的先天物质,如“先天庚金”的碎屑、“息壤”的残片,在罡风中被打磨成锋利的“流弹”,虽不足以威胁准圣,却能轻易击杀天仙以下的生灵。
内沿罡风带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与洪荒大陆的“地脉灵气”存在微弱的能量交换。偶尔会有少量被罡风打磨过的“混沌精华”(已被初步“洪荒化”)穿透罡风带,落入洪荒,成为孕育先天灵根或灵宝的“养分”。龙宇曾命源七子在此处布下“引灵阵”,每年可接引约十缕混沌精华入起源殿,用于培育“混沌金莲”。
三、天然屏障的作用:隔绝内外,守护初生洪荒
混沌乱流带的存在,对初生的洪荒而言,是福亦是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20xs.org)源道龙宇洪荒劫纪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