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鸿蒙紫气绕昆仑,三清元神初显形
盘古开天已过三百载。洪荒天地间,清气上浮为天,浊气下沉为地,山川如骨,江河似血,星辰若眸,初显苍茫气象。然此时洪荒,尚无生灵踏足,唯有无边先天之气在天地间流转——或聚于昆仑之巅,或藏于东海之渊,或隐于不周山根,如无数游丝,编织着万物初生的密码。
这一日,昆仑山脉深处,一团直径万丈的鸿蒙紫气忽然震颤。此紫气自盘古开天时便聚于此,吸纳了三百年天地灵粹,早已凝聚成实质,如一块流动的紫晶,内蕴开天辟地以来最本源的“道韵”。此刻,紫晶表面浮现出三道若隐若现的纹路,如三道先天符文,分别刻着“元”“始”“通”三字,正是盘古元神消散前,以最后神力烙印的“三清之基”。
“嗡——”
第一道纹路“元”率先亮起,紫晶中涌出一股至纯至净的清气,如水流般汇聚成一个模糊的人形轮廓。这轮廓盘膝而坐,周身萦绕着淡淡的白光,似有“无为”之意流淌——此为老子元神初显。他虽未睁眼,却仿佛已看透天地生灭,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仿佛在说“道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先天之气不断向他体内涌去,每一次流转,都让他的轮廓更清晰一分,眉心渐渐浮现出一道“太极”虚影,黑白二色缓缓轮转,正是他日后“太极图”的雏形。
片刻后,第二道纹路“始”亮起。紫晶中再涌清气,却比老子的清气更显锐利,带着“清浊分明”的秩序感,凝聚成另一道人形。此为元始,他身姿挺拔,如一株直刺苍穹的青松,周身清气中夹杂着细碎的金光,似有无数法则符文在其中闪烁。他的眉心没有太极,却悬着一柄微缩的“幡”影,幡面混沌色,边缘有流光溢彩,正是“盘古幡”的本源印记。元始初显意识时,目光似能穿透昆仑云雾,望向洪荒四极,带着一种“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的威严,仿佛天生便要执掌秩序,划分阴阳。
最后,第三道纹路“通”亮起。这一次,紫晶中涌出的不仅有清气,还有一缕缕灵动的浊气,二者交织缠绕,却不显驳杂,反而透着“兼容并蓄”的生机。此为通天,他的轮廓最为灵动,时而化为游龙,时而化为飞凤,时而又变回人形,周身气息忽强忽弱,似有“变”之道蕴含其中。他的眉心没有太极,也没有幡影,却悬着四柄微型剑影,分指东南西北,剑身上刻着“诛”“戮”“陷”“绝”四字,正是“诛仙四剑”的本源。通天初醒时,意识最为活跃,目光扫过昆仑草木,竟让那些先天灵植无风自动,似在呼应他的“万物皆可入道”之意。
三道元神在鸿蒙紫气中静静孕育,彼此间虽未言语,却有一股无形的联系——他们同出盘古元神,同承鸿蒙紫气,注定要在日后的洪荒中,走出三条同源而异途的大道。
第二节:洛水之畔灵藤绕,女娲伏羲孕真形
与此同时,洪荒东南,洛水之畔。此地与昆仑的凛冽不同,先天灵气中带着湿润的生机,河岸边长着一株万丈高的“先天灵藤”,藤叶如碧玉,开着七彩仙花,正是日后女娲造人时,用来编织“人魂”的灵藤本源。灵藤根部,聚着一团浓郁的“阴阳二气”,此气非清非浊,而是盘古开天时,阴阳法则交汇产生的本源之气,比昆仑紫气更显“生”之韵味。
“滋啦——”
阴阳二气忽然撕裂开一道缝隙,其中涌出一股柔和的阴气,如月光般洒落在灵藤最粗壮的一根主藤上。主藤震颤,叶片上的仙花纷纷飘落,化为点点灵光,融入阴气之中,凝聚成一个女子的轮廓。她身姿婀娜,周身萦绕着七彩霞光,眉心悬着一颗“补天石”的虚影,正是女娲。她初显意识时,目光落在洛水中自己的倒影上,似有迷茫,又似有顿悟——仿佛天生便知晓“形”与“影”的关联,知晓“创造”的意义。灵藤不断向她输送生机,她的指尖渐渐生出一缕“造化之力”,轻轻一点,岸边一块顽石竟化为一只游动的小鱼,虽无灵智,却有了生命的形态。
女娲诞生的刹那,阴阳二气中又涌出一股阳刚之气,如日光般落在灵藤旁的一块“河图洛书”虚影上。此虚影是盘古开天时,星辰法则与大地法则碰撞产生的印记,此刻被阳气激发,化为一道男子的轮廓。他身着朴素的麻衣,手持一根树枝,眉心悬着“八卦”虚影,正是伏羲。他初醒时,没有看洛水,而是抬头望向天空,目光仿佛穿透云层,落在漫天星辰之上。星辰的轨迹在他意识中流转,化为一道道线条,与他手中树枝的摆动渐渐重合——他已在懵懂中悟到“推演”之道。当他低头看向洛水时,水中的波纹竟随他心念而动,化为一个个简单的符号,正是“阴阳爻”的雏形。
女娲与伏羲,一阴一阳,一主“创造”,一主“推演”,诞生于同一株灵藤,同一块河图洛书虚影,天生便有“兄妹”之谊。他们诞生后,并未立刻离开洛水,而是盘坐在灵藤下,彼此对视一眼,无需言语,便知晓对方的心意——女娲指尖的造化之力与伏羲眉心的八卦虚影交相辉映,竟让洛水两岸的先天灵植生长速度加快了百倍,预示着他们未来将以“人族”为桥,连接天地与生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20xs.org)源道龙宇洪荒劫纪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