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虚的晨雾带着鸿蒙初开的清冽,丝丝缕缕缠绕在新筑的山门梁柱上。玄空立于玉石广场中央,指尖划过一块未经雕琢的青色岩石,石面上便浮现出“鸿蒙宗”三个古篆字。字迹刚落,周遭的灵气便如潮水般涌来,在字间流转成环——这是昨日源土子以九天息壤混合昆仑石筑成的山门碑,虽无雕饰,却已与昆仑山脉的地脉灵气相融。
“大长老,”源风子自云海中落下,衣袂沾着几点星尘,“按您的吩咐,已在宗门外三百里布下‘九曲迷踪阵’,阵眼用了您给的‘定风珠’,即便是准圣初期的生灵闯入,也得在阵中绕上三日。”
玄空颔首,目光扫过身后初具雏形的建筑群。正北是主殿“鸿蒙殿”,梁柱皆用洪荒初生的“沉水木”打造,木材中还能看见未散尽的先天水汽;东侧是“藏经阁”,目前只存着源七子记录的《洪荒灵气初录》;西侧是“演武场”,地面铺着从东荒运来的“火山岩”,能承受先天神火的灼烧。一切都在按计划推进,唯独缺了一样最关键的东西。
“阵法、殿宇、典籍,皆为外物。”玄空望向虚空,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宗门立世,需有‘道’为骨。若无核心法诀,纵是占尽昆仑灵脉,也不过是空中楼阁。”
源火子恰好从炼丹房走出,闻言挠了挠头:“可宗主临行前只说‘隐世观劫’,没提修行之事啊。难道咱们鸿蒙宗的弟子,不需要修炼?”
“观劫即是修行。”玄空摇头,“只是这修行之法,非同寻常。洪荒初开,生灵或修肉身强横,如未来巫族;或修灵气吞吐,如三清;或修法则感悟,如女娲。然这些皆为‘术’,而非‘道’。我等既以‘鸿蒙’为名,当求本源。”
他话音刚落,天际忽然响起一声轻鸣。那声音不似风雷,不似鸟鸣,更像是混沌未开时的第一缕气机震动。紧接着,一道紫金霞光自九天垂落,穿透昆仑的云层,如一条光带悬在广场上空。霞光中,一枚玉简缓缓旋转,玉简通体呈混沌色,表面流淌着淡淡的鸿蒙紫气,却无一字一文,仿佛一块未经打磨的璞玉。
源七子齐齐变色,下意识地后退半步。他们能感觉到,玉简中蕴含的力量远超他们的认知——那不是灵气,不是法则,而是一种更古老、更本源的存在,仿佛能随意改写洪荒的规则。
玄空却神色平静,他整理了一下衣袍,对着霞光深深一揖:“玄空,恭迎宗主法旨。”
虚空中传来龙宇的声音,那声音不似人声,更像是无数大道法则的共鸣,在每个人的识海中直接响起:“玄空,你可知‘道’为何物?”
玄空抬头,朗声道:“弟子以为,道是天地运行之规,是生灵演化之律,是混沌生灭之理。”
“然也,未尽然也。”龙宇的声音带着一丝缥缈,“你说的是‘道之显’,而非‘道之本’。洪荒生灵皆在‘显’中追逐,却不知‘显’源于‘隐’,‘隐’归于‘源’。”
随着他的话语,悬浮的玉简忽然光芒大盛。无数金色的文字从玉简中流淌而出,如瀑布般倾泻而下,却在触及地面的瞬间化作光点,融入玄空的识海。玄空只觉眉心一热,无数信息如决堤的洪水般涌入——那是《鸿蒙大道经》的全文。
他下意识地闭上眼,任由经文在识海中流转。开篇第一句便颠覆了他对“道”的认知:“鸿蒙未判,有‘源’存焉。源非气,非理,非空,非有,是为万物之母,万法之根。”
“此经分三篇。”龙宇的声音继续响起,“‘源起篇’述宇宙诞生之秘,教你见‘源’;‘演化篇’析洪荒法则之变,教你用‘源’;‘归真篇’明心物合一之境,教你成‘源’。今日传你‘源起篇’与‘演化篇’上篇,‘归真篇’与‘演化篇’下篇,待鸿蒙宗有弟子能引动起源之力时,再传不迟。”
玄空的识海中,经文正在自行演化。“源起篇”中,不仅有文字,还有无数动态的画面:先是一片虚无,虚无中诞生一点微光,微光膨胀为混沌,混沌中盘古苏醒,开天辟地,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沉为地,盘古身躯化为山川草木、日月星辰……这画面比任何典籍都要清晰,甚至能看到盘古开天时,每一缕清气的流动轨迹。
“原来如此……”玄空喃喃自语,“盘古并非‘创造’了洪荒,而是以自身为‘源’,让洪荒从‘隐’显化为‘有’。祖巫是盘古精血所化,故天生掌控部分本源法则;三清是先天清气所凝,故擅长感悟天道运行……”
“演化篇”则更为玄妙。它没有直接记载任何神通法术,而是解析了法则的“演化逻辑”:比如“火”的本质,是起源之力的“散逸”状态,故祝融的南明离火与太阳真火看似不同,本源却相通;“水”的本质,是起源之力的“凝聚”状态,故共工的洪水与四海之水,可借同一法则操控。
“这不是修行功法,”源木子目瞪口呆地看着玄空周身泛起的淡淡紫气,“这像是……一本能看透万物本质的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20xs.org)源道龙宇洪荒劫纪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