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日:道之本源·混沌与源生
洪荒纪年,盘古开天已过七百载。
昆仑虚东三万里,有一片混沌气流萦绕的谷地。谷中无山无川,唯有九根通体刻满星纹的断柱,柱顶残焰如豆,映得周遭先天雾霭忽明忽暗——此处便是紫霄宫旧址。传闻盘古开天时,混沌核心碎片坠于此地,自发凝成宫阙雏形,却因开天余威震碎,仅留断柱与一缕鸿蒙紫气萦绕不去。
这日辰时,一道青灰身影踏雾而来。
玄空着鸿蒙宗制式道袍,袖口绣“隐”字,腰间悬一枚混沌玉简(此为龙宇所赐,可记录天地大道)。他奉龙宇之命,遍历洪荒核心地脉,今日恰至紫霄宫旧址。甫一入谷,便觉一股磅礴道韵扑面而来,断柱上的星纹似活了一般,顺着他的灵识攀援而上,竟要探他道基深浅。
“好强的法则印记。”玄空敛眉,指尖凝起一缕鸿蒙气,轻轻一点。那星纹如遇克星,瞬间缩回柱中,谷中混沌气流却因此翻涌,似有巨兽将醒。
他缓步走向谷地中央。那里有一块丈许见方的青石,石面光滑如玉,竟无半点尘埃。石上盘膝坐着一道身影:白衣胜雪,发丝如瀑,周身萦绕着淡淡的玉色光晕,光晕中隐有无数符文流转,时而化为“天”字,时而凝成“道”形——正是鸿钧。
此时的鸿钧尚未合道,修为已至准圣巅峰,距触摸天道仅差一线。他似在入定,眼皮轻阖,呼吸与谷中混沌气流同频,每一次吐纳,都有细碎的法则碎片自他周身飘落,融入断柱星纹之中。
玄空驻足三丈外,并未上前打扰。他能感知到,鸿钧并非寻常闭关,而是在与这紫霄宫旧址的混沌本源共鸣,似要从断柱残纹中剥离盘古开天前的混沌法则。
一炷香后,鸿钧眼皮微动,终是睁开了眼。
那是一双极淡的眸子,瞳色近乎透明,望之便如望穿了万古虚空。他看向玄空,并未显惊讶,只缓缓开口,声音似从九天之外传来,又似在耳边低语:“鸿蒙一脉,竟也对这紫霄残址感兴趣?”
玄空拱手行礼,语气平和:“在下玄空,奉家师之命,遍历洪荒,记录天地初象。误入圣地,还望道友海涵。”他未提龙宇名讳,只以“家师”代称——这是鸿蒙宗“隐世”宗规,非必要不泄主上身份。
鸿钧微微颔首,目光落在玄空腰间的混沌玉简上,眸中闪过一丝讶异:“此简……似含混沌源力?”
“道友慧眼。”玄空坦然道,“此乃家师以虚无之海源金石所铸,可承大道。”
鸿钧不再多问,指了指青石对面的空地:“既来之,便是缘。可愿坐而论道?”
玄空正有此意。他早闻鸿钧深悟天道,此次相遇,恰是探究洪荒法则的良机。当下依言坐下,与鸿钧相对而坐,中间隔着三尺混沌气流,气流中,断柱星纹投射的光影在二人之间流转,如同一道无形的道桥。
鸿钧先起话头,目光扫过周遭断柱:“玄空道友既在记录天地初象,可知这紫霄残址的根脚?”
玄空沉吟片刻,答道:“依在下所见,此地应为混沌核心凝结而成。盘古开天时,混沌碎裂,核心碎片坠于此地,因开天清气与浊气交冲,未能凝成完整个体,只余断柱与残韵。柱上星纹,应是混沌未分前的‘道痕’。”
“不错。”鸿钧抚掌轻赞,“但道友可知,这道痕记录的,不仅是混沌,更是‘道之初’。”他抬手虚引,一根断柱上的星纹骤然亮起,化作一道玄奥轨迹,在半空勾勒出一个模糊的圆。“盘古开天前,道为‘一’,无形无象,无生无灭。混沌只是‘道一’的显化之一,如同沧海之一粟。”
玄空眉峰微挑:“道友认为,道之本源是‘一’?”
“然也。”鸿钧道,“天地万法,皆是‘道一’分化而来。如先天五行,是道一分之‘质’;如阴阳两仪,是道一分之‘性’;如时空流转,是道一分之‘序’。终有一日,万法将复归道一,此为天道循环。”
这是鸿钧的“归一论”——他眼中的道,是从“一”出发,分化万物,最终又回归“一”的闭环。
玄空却摇了摇头,指尖在身前画出一道流动的光痕,光痕中浮现出万千光点,光点碰撞、融合,不断生出新的轨迹:“道友所言,在下不感全同。家师曾言,‘道’非‘一’,而是‘源’。源生万道,道不归源,各成其序。”
他指尖光痕骤然散开,化作无数细小的法则流:“譬如这洪荒灵气,可化为草木,可化为山石,可化为生灵——草木不必变回灵气,山石不必复归本源,生灵更可衍化出智慧,自成一道。若道必归一,何来‘变’?若无变,盘古何必开天?”
鸿钧眸子微凝,显然对这“源生论”生出兴趣:“道友所言‘源’,与混沌何异?”
“混沌是源的显化,却非源本身。”玄空解释道,“源无形无质,却能生混沌、衍阴阳、化法则。它不强制万法归一,只提供‘生’的可能。就像这紫霄残址的断柱,它们曾是混沌核心,如今虽碎,却滋养出周遭的先天灵草,这便是源的‘流变性’——不强求闭环,只重演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20xs.org)源道龙宇洪荒劫纪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