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初生七百余载,中洲腹地的万寿山还未像后世那般被冠以“地仙之祖道场”的名号,却已是洪荒少有的灵秀之地。
此时正是辰时,第一缕先天紫气破开云层,斜斜落在万寿山主峰的崖壁上。崖下有一潭灵泉,泉眼处泛着莹莹绿光——那是中洲三条主灵脉之一的“厚土灵脉”核心所在。泉边生着几株丈许高的古木,树皮如老龙鳞,枝头却挂着晶莹如玉石的叶片,叶片脉络间流转着淡淡的土行本源气。
玄空踏着晨露,正站在灵泉边的一块青石板上。他身着月白道袍,袖口绣着半朵混沌青莲虚影,手中握着一卷玉册,册页上正以鸿蒙紫气勾勒着灵脉走势图。册页边缘已记满了小字,正是他近日来探查中洲灵脉的记录:“……西起昆仑余脉,东至东荒边缘,厚土灵脉主支长约三万里,分支七十二道,现于万寿山聚为泉眼,土行本源浓度较昆仑虚高三成……”
他此行的目的,是为起源殿防御库寻找“九天息壤”。这息壤乃盘古肉身化洪荒时,由其丹田浊气凝结而成,能聚土成山、定地脉、镇灵根,是筑造大阵根基的至宝。鸿蒙宗山门虽隐于昆仑深处,但龙宇曾言“洪荒劫数将起,需备万全之策”,玄空便主动请缨,遍历洪荒寻此灵物。
寻了月余,他顺着土行本源的气息一路追踪,最终感应到万寿山的灵泉处有极浓郁的厚重之气,与典籍中记载的九天息壤气息隐隐相合。只是这气息被一层温和却坚韧的禁制笼罩着,似是有人在此地布下了守护阵法。
“此阵不似杀伐之阵,倒像是……护灵阵?”玄空指尖轻触灵泉边缘的空气,一道淡金色的涟漪荡开,涟漪上浮现出细密的符文,符文组合成“地、生、养”三字古篆。他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以大地本源为基,以生机之气为引,布阵者道心倒是纯粹。”
正思忖间,身后忽然传来一声轻笑,声音如古玉相击,带着大地般沉稳的厚重感:“阁下观我这‘厚土养灵阵’三日了,不知看出了几分门道?”
玄空转身,见来者是一位身着土黄色道袍的中年道人。这道人面如冠玉,却生着一双古井无波的眼眸,眼眸深处似有山川河流流转;腰间悬着一块刻着“地”字的墨玉牌,牌上萦绕着淡淡的黄雾,细看之下,黄雾竟是由无数细小的土行符文组成。
最让玄空在意的是,这道人周身的气息与万寿山的灵脉浑然一体,仿佛他便是这山、这地的一部分。玄空心中微动,拱手道:“贫道玄空,自昆仑鸿蒙宗而来。因寻一物,惊扰了道友清修,还望海涵。”
“鸿蒙宗?”中年道人挑眉,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原来是龙宇道尊座下大长老。贫道镇元子,在此万寿山潜修已六百载。”
玄空心中了然。他曾在《先天生灵名录》中记过此名:镇元子,先天戊土之气所化,与大地共生,掌洪荒土行本源,性子沉稳,隐世不涉纷争。只是典籍中未提他竟在此地布下如此精妙的护灵阵。
镇元子走到灵泉边,俯身掬起一捧泉水,泉水在他掌心化作一颗土黄色的珠子,珠子里隐约能看到游动的灵脉虚影。“玄空道友寻的,可是九天息壤?”
玄空略感意外,点头道:“正是。道友如何得知?”
“此泉下三寸,便是厚土灵脉的核心,核心处凝结着一块拳头大的九天息壤。”镇元子将土珠放回泉中,泉水瞬间恢复原样,“这息壤自洪荒初生便在此地,与灵脉共生,我布此阵,一半是护它,一半是护周围的灵根。”他抬手示意了一下泉边的古木,“这些‘养灵木’,需息壤之气滋养方能结果。”
玄空看向那些古木,这时才发现枝头除了玉叶,还藏着几颗指甲盖大小的青果,青果上裹着一层薄薄的土雾,正缓慢地吸收着灵泉的气息。
“原来如此。”玄空道,“我宗需息壤加固山门阵法,本欲寻得后以等价灵物交换,却不想此物在此地有大用。既如此,贫道告辞便是。”说罢便要转身,他虽需息壤,却不愿夺人所护之物。
“道友且慢。”镇元子叫住他,眼中带着一丝欣赏,“寻常先天神只见了九天息壤,多是强取豪夺,道友却能因它有大用而放弃,这份道心,镇元子佩服。”他顿了顿,继续道,“实不相瞒,这息壤虽与灵脉共生,却也因过于厚重,压制了灵脉的生机流转。道友若能用它筑阵护道,倒是比困在此地更有价值。”
玄空愕然:“道友愿意割爱?”
镇元子摇头:“非是割爱,是换。”他从袖中取出一个巴掌大的玉盒,玉盒上刻着繁复的生纹。打开玉盒,里面躺着一粒拇指大小的种子,种子呈紫金色,表面布满了细密的螺旋纹路,纹路间流转着淡淡的生命本源气,哪怕隔着玉盒,玄空都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磅礴生机。
“此乃人参果种。”镇元子轻抚玉盒边缘,语气带着一丝郑重,“混沌初分时,我于不周山脚下得此种子,它本是混沌青莲旁生的伴生灵根,蕴含大地与生命双重本源。只是我掌土行本源有余,悟生命法则不足,养了三百载,它始终未发新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20xs.org)源道龙宇洪荒劫纪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