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息壤入瓮
鸿蒙宗深处,有一座被“九转聚灵阵”笼罩的秘地,名“育灵圃”。圃中无杂草,只在中央隆起一方丈余高的土台,台面平整如镜,泛着淡淡的土黄色光晕——正是玄空自中洲带回的九天息壤。此刻,源土子正盘膝坐于土台前,双目微闭,周身萦绕着丝丝缕缕的土系本源气,与息壤的气息交相呼应。
三日前,玄空将镇元子所赠的人参果种交予源土子时,曾言:“此籽乃混沌初开时灵根之核,因龙汉初劫将至,灵气紊乱而沉寂。九天息壤蕴盘古开天之力,或能唤醒其生机。”源土子接过那枚指甲盖大小、通体褐红、隐有纹路的果种时,指尖竟传来一阵微弱的搏动,似沉睡生灵的心跳。
“既承此任,必使灵根重焕生机。”源土子当时立誓。
此刻,他缓缓睁开眼,眸中映出息壤的光晕。这九天息壤不同凡俗,寻常容器根本无法承载其重量与本源之力——玄空为寻合适的培育器皿,曾遍寻昆仑山脉,最终在一处远古冰川下掘出一块“玄黄母石”,经源金子以星辰精金熔炼七日,才铸成一口半人高的瓮形器,名“承源瓮”。
源土子起身,双手结“土行印”,口中低吟:“天地玄黄,土载万物,聚!”
承源瓮缓缓升空,悬于息壤土台之上。他再掐法诀,息壤如活物般涌动,化作一道土黄色溪流,缓缓注入瓮中。奇异的是,这能压塌山岳的息壤入瓮后,竟轻盈如棉,只在瓮底铺就三寸厚,表面浮现出细密的金色纹路,似在呼吸般微微起伏。
“人参果性喜阳而畏燥,需以灵泉润其根,却又忌水涝。”源土子取出一枚玉简,上面是玄空整理的《先天灵根培育要略》,“昆仑深处有‘玉髓泉’,其水含先天元气,最宜滋养。”
他身影一闪,已至昆仑山脉腹地。那玉髓泉藏于一道冰缝中,泉水呈淡青色,涌出时伴有“叮咚”清响,水面漂浮着点点荧光,是天地间游离的木系灵气。源土子以玉瓶取了三升泉水,返程时特意绕路至鸿蒙宗后山,采了三片“凝露草”的叶子——此草叶尖能凝结“晨露精华”,可调和泉水中的燥气。
回到育灵圃,他将玉髓泉水分三次倒入承源瓮,每一次都以土系本源气引导水流渗入息壤,确保干湿均匀。待泉水完全被息壤吸收,他才将人参果种置于瓮中央,再以指尖捻起少许息壤,轻轻覆盖其上,厚度恰好一寸。
“第一步,扎根。”源土子凝视着瓮中,“需借息壤之力,破果种外层的沉寂结界。”
他并指如剑,对着承源瓮虚空一点。一道凝练的土黄色气劲射入瓮中,落在果种上方的息壤上。那息壤竟如涟漪般扩散,将气劲层层传递,最终化作一股温和却坚韧的力量,包裹住果种。
果种表面的褐红纹路微微发亮,似有什么东西在里面苏醒了。
二、三载护持
第一年·惊蛰
昆仑山脉的积雪尚未完全消融,育灵圃内却已暖意融融。承源瓮中的息壤上,终于探出一点嫩绿——那嫩芽细如发丝,顶端顶着两瓣米粒大的子叶,怯生生地舒展着。
源土子守在瓮旁已三月有余。这三个月里,他几乎寸步不离,每日以自身本源气温养息壤,调和玉髓泉水的注入量,甚至在育灵圃上空布下“聚阳阵”,确保每日有六个时辰的先天阳气滋养。
最初一个月,果种毫无动静。源土子曾一度担忧:“莫非是息壤之力过强,反而压制了其生机?”他特意请源木子前来查看——源木子掌木系法则,对植物生机最为敏感。
源木子将手掌贴在承源瓮壁上,闭目感知片刻,笑道:“放心,这果种性子执拗,正在与息壤‘较劲’呢。它在吸收息壤的本源,却又不肯轻易臣服,似在积蓄力量,要长出符合自己心意的根须。”
果然,又过了半月,瓮中息壤突然轻微震颤,源土子以“地眼通”神通窥之,只见果种外壳裂开一道细缝,钻出数十条银白色的根须,如游蛇般在息壤中穿梭,却并非胡乱生长,而是沿着息壤的金色纹路蔓延,仿佛在遵循某种天地法则。
“好灵性!”源土子惊叹。寻常灵根的根须只顾吸收养分,而这人参果的根须竟懂得“借势”,利用息壤本身的本源脉络生长,既能获取能量,又不会破坏息壤的结构。
嫩芽出土后,生长却极为缓慢。源土子耐心十足,他知道先天灵根的成长最忌拔苗助长。每日清晨,他会采集凝露草叶上的晨露,以玉簪蘸取,小心翼翼地滴在嫩芽顶端;正午则引聚阳阵的阳气,助其进行“光合吐纳”;黄昏时,再以土系气劲梳理其根须,防止它们在息壤中纠缠打结。
夏日来临时,嫩芽已长至半尺高,子叶脱落,抽出三片呈掌状的新叶,叶片边缘泛着淡淡的金边。一日,源土子正为其梳理根须,忽觉指尖一麻——竟是一条根须主动缠上他的手指,传来一阵亲昵的意念,似在表达感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20xs.org)源道龙宇洪荒劫纪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